秦可卿隐喻之谜,同读红楼梦07(2)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第十三回脂批中有一首小诗,诗曰:
一步行来错,回头已百年。
古今风月鉴,多少泣黄泉!
而这首诗怎么看都不像在写秦可卿,秦可卿错在当下,而不是百年前。甲戌本成书于1754年,按此推算,百年前一步走错的,只有当年的崇祯了。
因为他的鲁莽决策,把大好江山拱手相让,多少好儿女死在满清铁骑之下,这不得不说是他个人的过错。
而曹雪芹既然蔑视皇权,又同情贫苦农民,为什么还要吊念封建统治者呢?
这是因为他身为华夏子民,对于前明,对于本民族有着无比赤诚的忠贞之情。
《红楼梦》判曲引子中写道: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愚衷谐音‘愚忠’。脂批说:怀金悼玉,大有深意。怀金悼玉也有伤清吊明之嫌。
崇祯无论做了多少错事,他依然是汉民心中的精神寄托。君王有救国之心,可惜臣子只知文死谏武死战,虚情假意两面三刀。
明朝在南方的根基牢固,李自成所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京城已经危在旦夕。
崇祯当时希望南迁,想让朝堂下的大臣配合他,大臣们了解崇祯的心意纷纷赞成。可这时一些死谏忠臣站了出来。
内阁大学士陈演、魏藻德先站出来反对,并指使光时亨激烈谏阻,坚决主张固守北京。光时亨锥心泣首大喊: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天子临阵脱逃置万民于何地?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最后崇祯信守了他的承诺。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死前悲愤的叹道: “苦我民尔!” 。
历史的烟云消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那些曾经大力劝阻崇祯不要南迁的臣子,在北京陷落,天子吊死之后,并没有追随他的脚步,反而在李自成打进来之后,发现家中藏有大笔金银。反对声最大的时光亨,转头便投降给李自成,李自成兵败后又投降给南明。
崇祯在最后的时刻,对那些臣子可以说失望透顶,当他要让臣子们拿出切实可行的固守方案时,没一个敢说话,崇祯看着默默无言的臣子,反复说: “国君死社稷”,
最后斥责他们: “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为亡国之臣!” , 随后拂袖而去。
历史让人看到了人性中卑鄙自私的一面,那些死谏文臣,以爱国之名裹挟君王,而实际上却为自己谋私利,想要名垂青史,国家的危急和君王的死活,他一点也不管。
其实真正的爱国人士还是有很多,只是善良的天性使他们不善于表现自己,而那些披着伪善的面具喜欢装腔作势之人更容易爬到高位。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