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历史,德国侵占青岛17年(6)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湖北路,王储大街,太子街旧影
在建筑上,德国人放弃中国传统棋盘式网格道路布局,根据青岛多丘陵的地形地貌,采用自由式布局,依地形而建,这样,青岛的道路显得蜿蜒曲折,上下起伏,每处高地都建有景观性建筑,建筑富有变化和高低错落的层次感。
1901年,青岛口一带最高的建筑物(明信片)。
道路设计比较宽阔,一般为20-25米,中间是宽12米的汽车道,铺上柏油,两侧是宽敞的人行道,道路两旁全栽上法国梧桐和洋槐,配上铸铁的路灯,显得洋气起来。
道路设计比较讲究,采用“对景”“借景”等手法,增加街道的空间感,譬如中山路对着栈桥,江苏路对着小青岛,肥城路正对天主教堂,这在其他中国传统城市很少见,凸显出青岛的异国情调。
俾斯麦大街(今江苏路)
道路两侧的建筑物规定了严格的高度限制,不能超过18米。每建一栋都要先看设计图纸,其中要求必须是西方建筑风格,如巴洛克、哥特式、古典主义等,而且都用石料,建筑外立面不能重样,必须是原创设计,建筑面积不能超过住宅面积的60%,建筑之间距离至少3米……条件要求十分苛刻,全国少见。
德国人在城区大搞绿化。在太平山、青岛山、海岸岬角等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种植树林,美化环境。把会前村迁走,专门在这建苗圃,天天做实验,看看哪种花卉植物适合,就在本土及时栽种。
沿海的公路尽量靠近大海,为了防止水淹,海边用石头垫起来,形成堤坝,路也垫高,建在堤坝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