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狂热》:80后文学狂热退潮后,如何重新出发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21世纪初,一场作文大赛让一批80后写作者横空出世,迅速走红全国,然而风光无限之后,他们去往何处?
围绕一代文学偶像的兴衰史,围绕一个作文大赛改变人生命运的传奇,80后作家王若虚耗时十二年,写出了最新长篇小说《狂热》。
“当时波澜壮阔,风起云涌,是非常激动人心的一个时期。”6月17日,王若虚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作家陈佳勇,《上海文学》副主编、批评家来颖燕,作家焦雨溪做客上海光的空间书店。他们追忆往事,就“一代人的神坛与狂热”展开对话。
《狂热》由上海文艺出版社新近推出
那个时代曾经来过,现在也不曾远去
王若虚生于1984年,2002年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对他而言,小说里的1999年到2010年就是狂热的时代:作者狂热,读者狂热,出版商也狂热。
“通过比赛获取名校保送也好,取得名利也好,让作品得到认可也好,体现个人价值也好,林林总总,形形色色,欲望和企图,理想和野心,都在彼此冲撞。能够成为韩寒、郭敬明的只有极少数,更多人在漩涡之中起起伏伏。”
他在小说里重点刻画了三个文学青年:北大才子秦襄,心高气傲却发现自己不过一介凡人的全天然;凭借短篇一夜成名却离家出走的“殉道者”鹿原。三人结缘于2000年,在之后十年中互为背景板,互相影响,共同融入“80后文学狂热期”。
“《狂热》的叙述看起来隔了一层烟火气,有一种旁观的感觉,但依然准确传达出特属于那个时代的气息。”来颖燕说,如果把文坛放大,文坛就是一个刀光剑影的江湖世界,但它隐隐约约可以勾连出当时的社会事件,比如申奥成功、SARS,以及只有在那个年代才会发生的抄袭、盗版等等。“所以这本书唤起了这样一种感觉:那个时代曾经来过,现在也不曾远去。”
狂热退潮之后,很多机会又消失了
在王若虚看来,80后作家的成功也是分不同角度和含义的。比如其中之一是商业成功——“能卖多少书”?当年《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可以一个月卖出100万册,印刷厂为此加班加点,这在今天不可想象;还有一种是“转型的成功”,即从校园青春往纯文学、严肃文学转。有人转型成功,比如张悦然,也有人陷入了狂热后的失落与迷茫:我还能不能写下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