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奠基性”论文涉嫌造假是否影响十余年来临床、学界研究和药物研发?(2)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科学》在请两位独立图像分析师审查后,证实论文中一些蛋白质免疫印迹的实验结果图片有明显剪切和粘贴的痕迹(图源《科学》杂志)
这样一篇被称为“奠基性”的论文被质疑造假,外界有声音指责,莱斯内团队将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机理研究和药物研发驶向了错误的航道。然而,一篇造假论文能否让医学界此前16年的努力和投入付诸东流,甚至颠覆这个领域的基础?多位业内人士近日公开表示,无论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学术研究,还是药品研发,受到这次造假事件的影响都相当有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中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青年委员秦琪解释:“首先,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假说很多,只不过Aβ假说是比较有名的;第二,即使曝出Aβ*56寡聚体的研究有一定问题,但Aβ假说还是合理的,寡聚体有很多种类型,Aβ*56只是其中一种;第三,其实目前临床上我们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用的药物,包括近年来新研发、通过临床三期的药物,其实跟Aβ*56是毫无关系的,所以不会影响现在的治疗,也不会影响未来一些药物的上市。
”
也就是说,业内此次“打假”,只涉及Aβ*56这一种寡聚物结构,而并不是颠覆Aβ假说。秦琪另提到,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在2021年制定了首个阿尔茨海默病诊疗循证指南,供临床医生使用,但Aβ*56却并未在指南中“现身”。秦琪表示:“被写进指南的是Aβ*42和Aβ*40,我们用脑脊液中Aβ*42和Aβ*40的比例去诊断阿尔茨海默病。所以有关Aβ*56的这篇论文涉嫌造假的事件,对于撼动Aβ假说的地位,包括对于临床诊断来说,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不过,长期以来,业界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制药靶点通常集中在病理机制的下游——Aβ假说盛行,随之而来的就是药物研发被Aβ假说“垄断”;特别是在这篇造假论文的“推波助澜”下,其他假说的支持者和相关研究曾一度被边缘化。据公开统计,自2006年到2021年,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于“淀粉样蛋白、寡聚体、以及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经费从几乎为零,猛增到了近3亿美元;本年度,NIH在涉及淀粉样蛋白的项目上花费了约16亿美元,约占阿尔茨海默病总资金的一半。上海中泽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EO周显波介绍:“我个人的看法是,Aβ假说本身、而不是这篇论文,对这个领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为它被提出以后,大药厂几乎就主要在做基于Aβ假说的药物研发。当然,这个理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被证明有效,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批准了一款基于Aβ假说所研制的新药物阿杜卡玛单抗,但也备受争议,所以我们也很期待将来可以看到证明Aβ假说更有效的效果。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