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是否会导致“白肺”?部分地区病例激增,如何满足救治需要?官方回应(5)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第三点是我们要求三级医院要发挥重症救治的兜底保障作用,同时要求医疗机构要扩容急诊的接诊能力,扩容医院床位收治的能力。要求医院要畅通急诊和住院病房收治之间的绿色通道,我们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对于急诊留观的重症患者要实现24小时清零收治,把急诊资源能够更快速的循环和周转起来,能够收治更多的重症患者,提供重症诊疗服务,最大程度实现重症患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同时,要求医疗机构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要落实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和讨论制度、整体护理制度等。对于新冠感染患者,要进行同质化和规范化治疗,多学科共同提供基础疾病诊疗服务。另外,对于120的供需紧张问题,我们也指导各地,一方面扩容120急救电话接听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120急救车辆的响应率。利用多个渠道来解决非急救转运的需求,保证120救护车能够主要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
第四点是我们强烈建议或者呼吁老年人能够加强疫苗接种,预防和降低重症和病亡的发生。
如何防范调整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回应记者提问:有网友担心,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调整为“乙类乙管”意味着“放任不管”,必将使疫情更快更大范围传播,也有网友认为,调整后可能引发资源挤兑、药品供应不足等风险,请问该如何防范调整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 梁万年:首先,我想说明的是,“乙类乙管”绝不是放任不管,在防控措施调整的初期,可能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增加,继而可能会引发药品的供应不足,部分地区产生医疗挤兑甚至会引起公众的恐慌等现象,为此,我们已经和正在积极的针对这些风险进行有关的准备,保障调整的平稳过渡。
当前,我们应该将工作中心从防感染转移到医疗救治上来,工作的目标是“保健康、防重症”,确保防控措施调整转段的平稳有序。特别需要关注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人群、儿童、孕产妇等重症高风险人群的疫苗接种、个人防护和感染后的及时救治,最大限度的保障医疗需求,最大限度的减少重症和死亡。
为有效防范风险,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疫苗接种,特别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的疫苗接种。二是加强药品的供应保障,包括中药、西药以及相关的医疗设施设备等,千方百计的满足老百姓的用药需求。三是通过在线健康咨询、科普等,鼓励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例优先选择居家隔离治疗。对老年人等重症高风险人群,要摸清底数,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健康管理,提供转运、住院等绿色通道,确保应治尽治、应收尽收。四是完善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机制,优化配置医疗资源,加强基层诊疗能力建设,统筹新冠感染者的救治和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尽最大可能不影响正常的医疗服务需求。五是做好风险沟通,面向公众加强宣传倡导。围绕健康监测、个人防护、居家合理用药甚至垃圾弃置等方面给出建议,帮助公众了解如何科学合理用药、何时就医以及去哪里就医等具体问题,促成公众理性应对新冠疫情,避免恐慌。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