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此走向虚无主义,这要从一张日食照片证实“相对论”说起(7)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 20 年后,把异议者视为一种必须强制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在苏联十分盛行,成为政治迫害的一种形式。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弗洛伊德作品中真正的科学内容并不多,但它具有相当高的文学品质,并且富有想象力。他的德语文风极具魅力,为他赢得了这个国家最高的文学奖:法兰克福歌德奖。他的作品很适合翻译。把现有的弗洛伊德著作翻译成英文在 1920 年代成为一种产业。但是,由于弗洛伊德让自己的观念涵盖了一个不断拓宽的人类活动和人类经验的领域,新的文学作品也就不断涌现出来。弗洛伊德是个诺斯替教徒。他相信存在一个隐秘的知识结构,通过使用他所设计的一些技法,可以透过事物的表象洞察这一知识结构。梦是他的出发点。他写道,“梦与神经症状的构成并无不同。像后者一样,梦似乎稀奇古怪,毫无意义,但是,当我们借助一种技巧(这种技巧稍稍不同于精神分析中所使用的自由联想法)来仔细审视它的时候,就能从它的显在内容中得到它的隐含意义,或者说是它的潜在思想”。
诺斯替教总是吸引知识分子。弗洛伊德提供了它的一个特别新鲜有趣的例子。在一个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为自己的希腊文和拉丁文知识洋洋得意的时代,弗洛伊德对于古典的典故和意象有一种非凡的天才。他迅速领悟到了像詹姆斯·弗雷泽那样的新一代社会人类学家加诸古典神话之上的重要性,后者的《金枝》(The Golden Bough)一书在 1890 年开始面世。梦的意义,神话的作用——在这杯烈性酒中,弗洛伊德搅和进了无所不在的性的迷幻剂,这是他在几乎所有人类行为的根源中找到的。战争打开了关于性的话匣子;战后的那段时期,人们已经习惯了关于性的讨论登上媒体的大雅之堂。弗洛伊德的时代到了。除了文学天赋之外,他还有一些煽情记者的技巧。他能杜撰一些引人注目的口号。像比他更年轻一些的同时代人拉迪亚德·吉卜林一样,弗洛伊德也经常给现代语言增添一些词语和短语:
“潜意识”,“幼儿性欲”,“俄狄浦斯情结”,“自卑情结”,“负罪情结”,“自我、本我和超我”,“升华”,“深层心理学”,等等。他的某些重要观念,比如对梦进行性方面的解释,或者后来人们所说的“弗洛伊德失语”,有新鲜智力游戏的吸引力。弗洛伊德深知时事话题的价值。1920 年,在欧洲的自杀风潮余波未平的时候,他出版了《超越快乐原则》(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一书,提出了“死亡本能”的概念,很快就被人们通俗化为“死亡愿望”。1920 年代见证了宗教信仰的进一步急剧衰退,尤其是在受过教育的人当中,这一时期,弗洛伊德有很多时间在致力于剖析宗教,他把宗教看作是纯粹的人类构想。在《幻想的未来》(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1927)一书中,他论述了人类试图缓解愁苦的下意识努力。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