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聆听”有何不妥
2024-01-13 来源:飞速影视
作者:陈满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几年前,笔者第一次听到“感谢聆听”的说法,当时凭语感觉得这一表述很别扭,属于误用。然而,近来在各种会议、报告会、讲座等活动中,有时仍能听到主讲人在结束时使用这一表述。追根溯源,“感谢聆听”这一表述很可能来自英语,是“Thanks for listening”的直译。用“听”对译listen虽在语用上可以,但“感谢听”这一表述在音节上不和谐,于是换用了“聆听”。但是,英语的“listen”本身并不表尊敬或自谦,“感谢聆听”虽然确保了音节上的适宜性,但在语义上并不完全吻合,更重要的是在语用上不合适。笔者认为,“感谢聆听”不符合语言交际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不合适的表达。下面从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第一,“聆听”的语义发展与传统用法。
“聆听”在用于听取话语时,其语义(含附加义)并不完全等同于“听”,其外延较小;它在某种程度上含有对对方的敬意,可以归为敬辞。
“聆”是书面语用词。《说文解字》把“聆”训为“听”。“聆听”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释为“听”,并在词条释义后举了“凝神聆听、聆听教诲”两个例子,都含尊敬义。“凝神聆听”既可指倾听人的讲话,也可指听音乐等,前者含有说话人对对方的尊敬或表达自谦;“聆听教诲”更是有明显的敬意或自谦义。《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则直接将“聆听”释为“仔细听取”。
《现代汉语词典》的“聆听”词条虽然未明言其表尊敬义,但是其所举例都含有尊敬义,这并不是偶然。“聆”和“聆听”在汉语史上的语义发展轨迹可以作为该词典“举例偏向”的脚注。
“聆”在长期的具体语用中与“细听”产生了相当程度的语义关联。虽然“聆”也用于中性表达,如“听聆”“聆音”“聆风”等,即用于表示听话语以外的声音(如音乐等),但是这一类含有“聆”语素的词和用例相对较少,而含有“聆”的词(或短语)大都用于指听取某人的话语,这时多少含有尊敬义。例如:聆偈(听经)、聆受(倾听并接受)、聆训(听受训教)、聆教(聆听教诲)、聆取(聆听并采取)、伫聆(肃立倾听)、拜聆(恭敬地聆听)、俯聆(俯首而听)、聆翫(wán)(聆听玩味)。这些词都含有尊敬对方或表示礼貌的意思。
“聆听”用于听取人的说话时,情况与上面“聆偈”诸例类似,在长期的使用中也附丽了尊重对方(被听取者)、说话人表示自谦的意味。其中“听”这个语素是中性的,并不表礼貌或敬意,那么尊敬义只能是另一语素“聆”所蕴含并传递出来的。也就是说,“聆”和“听”虽然可以算同义词,但用于听取他人话语时有细微区别:“听”是一般的听,而“聆”有“细听”的意思,组合在一起的“聆听”有“用心听”的含义,引申出“恭敬地听取”的意思。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