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奖作品《偶像失格》:谈论追星时还在谈论什么(2)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通往高楼大厦的扶梯,人们如复制粘贴般一拥而上。在机械般的运作中,人们有着各自的表情和动作。”作为网络时代的年轻人,小说主人公对于现实世界的感知受到了网络的影响。生活中不同的人就像限制在统一尺寸边框里的一个个头像一样,有各自的表情,而“我的推文、我本人,都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说网络空间最初是对现实的模拟,那么在小说中所描述的当下世界,这种影响已经发生了颠倒,虚拟世界里的各种声音也可能渗透到真实的生活里。在这样的世界中,主人公明里是个边缘人物,处处感受到自己的格格不入,无论在学校,还是打工的餐馆,甚至在家里,她都无法轻松自在地应付生活。这种不适感在书中被描述成难以摆脱的“身体的重量”。而应援偶像成为逃离这份重量的唯一方式,通过应援,明里感知到自己的存在,“既不正面也不负面的巨大能量从身体深处喷涌而出,提醒我活着这件事。
”她的“本命”是男女混合偶像团体“晰栩座”中的上野真幸,为此她努力打工,“打工一小时能买一张写真,打工两小时能买一张CD,赚够一万日元就能买一张门票”,这种过程对她来说像是一种艰难但必要的修行,“多余的东西都被剔除,我成了赤裸的脊梁本身”。
在翻译到中文语境中时,如何让看书的大众、即使是不追星的人,也能流畅地去理解其中的一些行为,这在小说译者千早看来是最困难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日本的追星生态和中国也有所差异,将大量精力和金钱投入到应援中的行为在国内往往不被理解。比如,小说中粉丝通过参与团体的人气投票,来决定下一张唱片的歌词分配与站位,这样的机制就对应了日娱中的“48系团体”。“日本娱乐圈的偶像团体发展会比较成熟一点,艺人的构成会更丰富一些,比如很多搞笑艺人也会有大众化的发展,最近几年,声优的偶像化也成为一种主流。”千早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另一方面,付费文化在日本大众中的接受度比国内更高,不同类型的作品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周边,无论是否追星,通过花钱来换取各种体验都非常普遍。
虽然是一本描述应援文化的小说,但是宇佐见铃并没有花大笔墨讨论那位被曝出负面新闻的偶像,也没有评判应援行为的价值,而是将笔触伸向主人公的内部世界,呈现了一个处在社会边缘的人对于日常与周遭琐碎而微妙的感知。
主人公明里竭尽可能地去了解关于偶像的一切,会在网上写下追星博客并且得到其他粉丝的共鸣,也会在最后的告别演唱会中和周围的所有人一起见证一场谢幕。这些应援行为让人看到了明里向外的一面,而在此之外,大段的文字里浮现出她的内在世界,那里除了偶像,还有她和自己、和家人的关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