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台里的“文字狱”——苏轼一生中最严峻的考验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清朝的文字狱是中国法律历史上的一曲悲壮至极的歌。
清军入关,打败明朝,一统中原之后,汉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使得这些满清统治者感到自卑,信心不足。而一直在民间活跃的反清团体,高喊的"反清复明"的口号一次次的挑衅着这些统治者们的敏感神经。
他们畏惧,畏惧汉族的士大夫一直怀念大明王朝,畏惧他们对新王朝的异族统治不满,从而产生反清的思想。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多位皇帝都大兴文字狱。他们从文人的作品当中摘取只言片语,对其做出过分的解读,说他们对皇帝不尊,对王朝不忠。从而将这些文人逮捕入狱,在明朝历史上制造出了一系列的冤案。统治者们希望通过这种高压的方式,来加强思想上的控制,从而维护王朝的稳定。却使得当时的文学界人人闻风丧胆,文学创作更是一片死气沉沉。
其实,早在宋朝就有一位诗人蒙受了这种灾难,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诗人苏轼。而他的这些遭遇被后人称为"乌台诗案"。
宋神宗元丰二年,那时的苏轼44岁,刚刚被从徐州调往湖州。湖州的美景让他很是喜欢,每天饮酒作诗,乐在其中。但是好景不长,在三个月之后正当苏轼伏案办公之时,突然来了一群不速之客。原来是御史台的人奉旨前来逮捕苏轼,要免去他的太守职位,将他押解到京城去。就在同一年的八月十八日,苏轼被送进了御史台的监狱,二十日,有关苏轼一案被正式审讯,御史台所提供的罪证是一本苏轼的诗集。御史台根据苏轼的诗文,细细地罗列了苏轼的罪状。说他不满朝中大臣,蓄意诋毁。讥讽朝政风气不正,自己的建言不能被采纳,对朝廷,对皇帝都多有不满。
这些罪状大都是御史台捕风捉影,比如苏轼《湖州谢上表》中作"愚不识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察事,或能牧小民"就被说成是不满朝廷,妄自尊大,像这样的还有许多处。其实,苏轼被捕入狱是有着很深的社会背景的。它是针对"王安石变法"变法派和反对派强烈斗争的结果,而因为诗文被捕入狱只是这个事件的表面现象。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