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东乡记忆——1975年的除夕夜(3)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沧州东乡记忆——1975年的除夕夜


沧州东乡记忆——1975年的除夕夜


“氨水”,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了解它是一种液体化肥,那时我国自己还不能生产尿素,生产队里种庄稼使用的尿素,都是进口日本的。氨水开始只在夏季给玉米作追肥使用,后来也作为春季小麦返青后的追肥使用。“氨水”最好拉回来后马上使用,拉回来后当时不用,还需要放到村外的“氨水窖”里,如多少天以后再使用,即增加了人力物力,更因为“氨水”极易挥发,又降低了肥效。当年春节拉氨水,纯粹是一种极左口号掩盖下的“瞎折腾”。
大年三十的傍晚“烤把子”,是沧州地区运河以东绝大部分农村的传统习俗。每年傍晚“烤把子”时,不管天气如何,人们扶老携幼聚集街头,在欢天喜地的锣鼓声和鞭炮声里,让除夕夜的这把火,驱散满身的晦气,照亮美好的明天。如果有的人因为年龄或身体原因实在来不到街头,家里其他的人还会把“烤把子”的余火用火盆端到家里,让他们在家里烤一烤。而除夕夜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围坐在一起吃饺子,更是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的传统习俗。
尽管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破四旧,立四新”运动搞得轰轰烈烈,过春节时像“烧香”、“请神”、“请灶王”、“供财神”等现象没有了,而农村除夕夜“烤把子”和“吃饺子”却未被完全禁止住,虽然吃饺子要求人们把时间改到大年初一清晨,但只有少数党员和干部家庭做到了,大部分老百姓还是在除夕夜吃。随着“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发展,到了七五年随着防止产生“资本主义”,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口号越喊越高,全国各地的集市统一为每月的一、六两天,连社员自留地里的烟叶等经济作物都不让种了,只能种粮食作物。由于对生产队社员们的管控越来越严,社员们心头的恐惧感越来越大,七六年春节的除夕傍晚,全村八个生产队没有一个敢“烤把子”的,那也是全村近三百多户人家,除夕夜没有一家敢半夜 “吃饺子”的。除夕夜唯一的风景就是太阳落山的时候,那八辆拉氨水的马车,在车把式们的皮鞭声和吆喝声中走出了村口,消失在那无边的黑暗中。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