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高考,我们考进南京大学数学系,回忆当年的“神仙打架”(4)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数学单科唯一双满分一百二十分(正题一百分加上附加题二十分)的魏木生,镇江丹阳人;语文单科第一名的冒荣,包括作文在内九十八分,南通如东人。2008年秋,我差点怀疑尹光炎同学的高考状元之说是否有误。就在那年的深秋,我应邀在一次国内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做大会报告。开会前巧遇一位在同一家大旅馆开另一个学术会议的海外华人教授,聊天时他告诉我他是1977年高考江苏省的总分第一,考进了清华,这事当年上了江苏省第一大报《新华日报》。我心里纳闷,不是尹光炎是全省高考总分第一吗?但是我没有对他显露我的疑惑,听他讲下去,或许是他对呢。学数学的我,“职业病”就是凡事都想弄个水落石出。回到美国后我向几位同学求证,包括尹光炎本人和我班第一任的班长倪勤。几经考证之后,我了解了:该教授的确是当年江苏省的高考总分第一,但是“应届高中毕业报考者”中的第一,他当年是出类拔萃的,所以省报大张旗鼓地报道了,毕竟这的确不简单。
但他在和我交流时,却有意无意地略去了这个限制性短语而客观上“偷换了概念”。所以,直到现在为止,“七七级江苏高考总分全省第一”这顶桂冠还稳稳地戴在尹光炎同学的头上。
我不知道尹光炎的数学、语文各考了几分,但至少数学肯定是班上的高分之一,说不定也在一百分以上。我相信他的语文考分也很高,因为大学四年的接触,我知道他的语文功底不浅。有一次为了参加学校歌咏比赛,全班同学练习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抗日名曲《毕业歌》。他纠正了一位同学将歌词中一句“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中的“嗟(jie)”念成“蹉跎岁月”中的“蹉(cuo)”的错误,并辅以“嗟来之食”成语示范之。我们这一代青年,许多人由于“文革”造成的学业荒废,文史哲知识普遍贫乏。记得八十年代我在美国读博士时,有个来自两广的同学居然连中国秦朝的“秦”字都不会写,而旁边我的韩国裔师兄不仅会写这个汉字,而且对中国古代历史如数家珍。当时我就为那个同龄同学感到难为情。
我班数学高考最高分的同学是全省排第一的魏木生。他把初等数学的正题和两道高等数学的附加题全做对了,结果拿到双满分,而且依数学中常见的表述,双满分“存在并唯一”。按照现在到处可见的词组,就是所谓的“双一流”。魏木生为何能在高考数学科目上独拔头筹?十年后,我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时,已经通过公费留学在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并已在明尼苏达大学数学及其应用研究所做过一年博士后的他,来到我系继续他的博士后研究。当时他可以转成更正式的助理教授,但他谢绝了系方的好意,因为他计划回国教书,所以并不在乎长久的正式位置。在那一学年,我和他天天在系里见面,我们两个家庭的成员也常在一起聊天逛街,这在我的南京大学同学群体中也是“存在唯一”的。1988年年初,我们两对夫妻还去了一家自助餐饭店一起庆祝他的四十周岁生日。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