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西非戈雷岛上,看大西洋奴隶贸易史(7)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奴隶屋”一楼斑驳的墙壁和狭窄的窗户面对汹涌澎湃的情感,亦有人呼唤理性。法国的非洲研究所(l’Institut des mondes africains)史学博士谢赫·塞内(Cheikh Sene)曾在文章中说:研究奴隶贸易史并不容易,史学家会遭遇多重情绪和观念上的困难:禁忌、羞耻、愤怒、民族主义和好战倾向。但我们不能从感情的角度研究奴隶贸易和奴隶制,而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奴隶贸易是当时非洲统治者和精英与欧洲国家平等进行的将之合法化的贸易。也有学者认为,“欧洲各国选择从非洲贩运奴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容易获得一些非洲当地人的协助。”另外,有关戈雷岛和“奴隶屋”在奴隶贸易中的角色还有很多争议。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官方网站上说,戈雷岛是15至19世纪非洲沿岸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
但事实上,很有可能并非如此。谢赫·塞内博士在其论文中说,戈雷岛虽然曾经存在奴隶贸易,但并非也从来不是重要的贸易中心。相比之下,塞内加尔的圣路易港是更活跃的贸易据点。另外,加纳的埃尔米纳港(Elmina)也贩卖了大量奴隶。美国《考古》杂志一篇文章中写道:历史学家估计有几万人从戈雷岛离开非洲。这个数字,相比于千万级的奴隶贸易规模,确是很小一部分。
西非一所重要研究机构——黑非洲基础研究所的考古学家伊卜拉希玛·蒂奥(IbrahimaThiaw)说:“戈雷岛曾经是欧洲人、非欧混血、自由非洲人和非洲奴隶一起共存生活的地方。岛上有的奴隶要被卖到美洲,但更多的奴隶是家奴。”他认为“奴隶屋”拥有的奴隶也是家奴,并非要卖到美洲去。与蒂奥一起在戈雷岛进行考古研究工作的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佛朗索瓦·理查德(Franois G. Richard)认为,奴隶屋不会是奴隶贸易的场所。它更多扮演着“纪念”的角色,承载着人们对奴隶贸易的复杂情感。
也有人说,“奴隶屋”中存在一个“不归之门”。奴隶从此门一出,便与故土诀别。对此,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这只是个普通的后门。

站在西非戈雷岛上,看大西洋奴隶贸易史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