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美看东方|这里“最早”叫中国——中华文明起源的陶寺模式(2)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陶寺遗址航片
冥冥之中,仿佛有种神奇的力量保护着这片古老的都城遗址。
400多万平方米的遗址内,城址就占据了280万平方米,宫城近13万平方米。整个遗址功能区分清晰,布局讲究,墓葬等级分明,俨然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形态。
许多学者认为,陶寺就是典籍里记载的“尧都平阳”,根据多年的发掘成果来看,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少数贵族聚敛了大量财富,形成了特权阶层。社会发展到这个时候,国家雏形已经形成,文明社会已经来临。
陶寺遗址,就是早期中国的典型代表。
尧舜之都
全国只有陶寺遗址附近的方言,称太阳为“尧王”。是巧合?还是文明的传承?又或者是某种特定崇拜?百姓口中代代相传的伟大的君王尧,究竟有没有建造过伟大的都城?
2018年,在陶寺遗址宫城的城墙上,考古人员惊喜地发现了残留下来的“阙楼”式门址。
高大的阙楼,一向被称为礼仪之门。两处高大的阙楼从宫城的南城墙上延伸出去,模式竟然和隋唐时期洛阳城应天门阙楼的样式相像。以至于后来的紫禁城午门,也沿袭着这种4000多年前的阙楼模式。
南东门“阙楼式”门址
故宫午门
高大的阙楼门址显示着宫城内的宏伟。宫殿之上,仅仅一个主殿,面积就达到了540多平方米。宫城外的窖穴储藏着国家的粮食,窖穴直径达5米,深度7米,内置螺旋形坡道可直达底部。这些大型窖坑,几乎和隋唐时期洛阳的含嘉仓一模一样。
经过40多年的发掘,陶寺遗址已经是很多学者认定的尧舜时代的都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认为:没有哪一个遗址能像陶寺遗址这样,全面拥有文明起源形成的要素和标志。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以及它所反应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与尧相当契合,是实证5000多年中华文明历程的重要支点和基石。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