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商鞅的幸运与沈友的不幸(2)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后来,公孙鞅来到秦国,得到秦孝公的赏识,在秦国实施变法,帮助秦国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逐渐成为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
商鞅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所遇到的是经验不够老道、不够心狠手辣的魏惠王,故而能侥幸逃过一劫。而三国时期的沈友则是不幸的,因为他遇到了孙权。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商鞅的幸运与沈友的不幸


江南人杰地灵,三国时期的东吴更出了许多青年才俊。这些青年才俊,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孙坚、孙策、孙权、周瑜等大人物外,还有一位名叫沈友的青年才俊,大家可能都不太熟悉。
沈友,字子正,三国吴郡人,年仅十一岁就因才华而崭露头角,后来成为曹魏三公之一的华歆当时也在吴郡,他见到沈友,说:“自桓、灵以来,虽多英彦,未有幼童若此者。”我们现在喜欢说神童,而在华歆眼里,沈友就是汉末最杰出的神童。
沈友不仅博学多才,善于文辞,文笔极佳,还喜好军事,曾注释过孙子兵法。另外,沈友的口才也极好,常常能把对手辩驳得哑口无言。
孙权即位后,礼聘沈友为幕僚。沈友与孙权谈论王霸之略,当务之急,孙权“敛容敬焉”;沈友还向孙权提出兼并荆州的计策,也被孙权采纳。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商鞅的幸运与沈友的不幸


但有才华的人往往心高气傲,沈友也有心高气傲的毛病,常“清议峻厉”,因此得罪了不少同僚,最终被人诬告意欲谋反。
建安九年,孙权设宴大会群臣,沈友在酒宴上直言孙权的过失,指责孙权不顾身在许都的汉献帝,有无君之心,实际上等同于谋反。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