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北伐,为什么只出动了2、3万人?真以为天下这么好打吗?(6)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当年,朱元璋率领25万大军北伐,由徐达、常遇春率领逐步推进。随后,朱元璋亲自前往开封主持,按准确的路线和步伐,扎实推进,最终成功一举!
朱元璋一直坚决反对“危道”——“悬军深入,馈饷不前”,而太平军北伐恰恰就是这种行为的典型例子。
因此,后人经常对比朱元璋的北伐和太平军的北伐。
毋庸置疑,朱元璋与洪秀全毫无可比之处。
就北伐一事而言,这两者并不能相提并论。
朱元璋北伐之前,南方尚未被完全征服,但已经没有任何构成威胁的势力,与此同时,北方的元朝正深陷内战之中。因此,朱元璋北伐的目的是明显的:灭掉元朝!
正如前文所述,当时太平天国仅仅控制了3个城市,甚至连天京城外的敌人都未能消灭,因此要谈论北伐灭清显然时机还不成熟。
如刚才所述,太平军北伐的首要战略目标在于侵入敌军的核心地区和主要的兵源地,以此牵制敌方兵力,扰乱对手的战略部署,从而在整体上争取主动。至于一举消灭清朝,最多只能视为抽中一张“如果真的成功了呢”的“彩票”。
因此,太平军的北伐和朱元璋的北伐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它们之间并不能进行直接比较。
那么,我们是不是在为洪秀全和杨秀清辩护,认为他们的北伐策略没有任何问题呢?
绝对不是!

太平军北伐战略是极不缜密的


与朱元璋北伐相比,太平军的北伐显得毫不起眼。

太平军北伐,为什么只出动了2、3万人?真以为天下这么好打吗?


然而,他们的战略目标是“打到外线去”,与我们后来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反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1947年,敌人着重进攻我解放区。我军以争取有利的战略地位为出发点,制定了外线作战的方针!
当时,我们的军队在战略部署上是十分谨慎和全面的。
考虑到外线出击、千里挺进的困难,我军考虑了三种情况:无法打到大别山、打到了大别山但无法站稳脚跟打到大别山并且站稳了脚跟!
我军已经提前准备了适应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的计划,以便“多方策谋,善于决断,留有回旋余地”。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