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可以看出刘禹锡与白居易的不同人生观(3)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桑榆:日落时光照桑榆树端,因以指日暮。 《太平御览》卷三引《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树端,谓之桑榆。不要说夕阳已晚,黄昏时依旧可以漫天铺就美丽的云霞。
诗文讲究起承转合,转的一笔,很多诗放在倒数第二句,这里就是“莫道桑榆晚”,以否定词转接收尾之句:为霞尚满天。
这首前面用赋笔写出“顾虑年老”的心境,中间“经事....便翛然”是一种平淡。但是后来一转,结尾振起,用”为霞尚满天“表示了不服老的诗人意气。这是对白居易的”自问老何如“的劝勉。

从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可以看出刘禹锡与白居易的不同人生观


四、两人的不同之处
刘白二人年轻时,都有匡国救民之宏志。遇到挫折后,白乐天开始信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但刘禹锡则屡经坎坷而不屈不挠,直至老而不休。从刘禹锡的两首《游玄都观》就能看出来。815年, 八司马事件后好容易回到京城,却嘲笑人家“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结果又被贬黜。
同一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被认为是越职言事,结果又遭诽谤被贬为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那一年两个人43岁。贬谪江州是白居易人生观的转折点, 他以“兼济”为志渐渐转向了“独善其身”。
十四年后,公元828年,刘禹锡又回到长安,还是不服气,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虽然已过天命之年,但老头子颇有几分中二青年的气度。
当时的白居易在长安任任刑部侍郎,但是不久因病改授与太子宾客,躲到了洛阳,远离政治漩涡,避开了甘露之祸。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应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 在写给刘禹锡的《咏老赠梦得》诗,讲的是佛系生活,“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平日里闲聊天还是挺有兴致的,“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