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启蒙运动”时期,是通过什么的形式,来影响个人主体意识的?(2)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它以“人的自觉”为理念,以“人的现代化”为终极目标,反对封建和愚昧、反思“文革”所带来的痛苦与灾难,呼唤真善美人性的回归,清算极权主义的文化专制,确立人道主义的文化政治内涵等。
“新启蒙运动”对带有封建专制意味、泯灭人性、消灭主体的革命话语的彻底清算与对充满人道主义主体性表达方式的建构,使得“个人”重新被发现。
反映在艺术创作上,表现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的共名的传统开始被抛弃,开始转向新时期的无名。
创作由反映社会历史的重大问题向对人本身的思考上回归,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张洁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作品都体现着这一转变。
这一时期,上影厂女导演的创作也受到“新启蒙运动”影响,不少作品中都表现出个人主体意识的觉醒与人道主义的复归。
例如黄蜀芹的《童年的朋友》,影片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为背景,但全片并未直接呈现战争场面,而只将镜头聚焦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及人物情感的沟通。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