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金奇缘》亚裔只是包装,仍是好莱坞老配方(2)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喜福会》剧照,图源网络
而《摘金奇缘》的故事撇开亚裔群体依然成立——“亚裔”只是好莱坞开发的新包装,配方依然是多年前“灰姑娘和王子”、“麻雀变凤凰”的浪漫爱情。《摘金奇缘》总是试图通过杨紫琼的台词来强调亚裔美国人和亚裔人在价值观上的分歧,但在电影里,婆婆对准儿媳家庭“丑闻”的指摘、豪门恩怨的复杂、奶奶关注瑞秋是否有一张有福气的脸,这些正是放之四海而皆可的戏码,无关乎东西方文化冲突,只在于难以逾越的阶级鸿沟。
杨紫琼为何指责和当年自己经历相似的瑞秋呢?经过了这么多年煎熬,杨紫琼已融入了“老钱”一族,来自平民阶层的瑞秋,对杨氏家族资本毫无贡献,自然应该被舍弃。
杨紫琼(左)和男女主人公。图源网络
故事的结局是大部分人喜闻乐见的happy ending。从某种程度上说,《摘金奇缘》和高票房的《西虹市首富》类似,讽刺拜金、提倡真爱,完成把大家逗笑的使命。25年过去,从《喜福会》到《摘金奇缘》,电影拍摄的环境变了,好莱坞的生存策略却没变,艺术上也没有创新。二三十年前,好莱坞的目标人群是“购买爆米花的人”,而后致力于拍摄适合在家庭观看的畅销DVD。如今,好莱坞试图为新兴大国观众量身打造影片,尤其是中国观众。
同样没变的是亚裔群体的“他者”身份,《喜福会》里有割肉救母、买童养媳的东方奇观,《摘金奇缘》里的亚裔化身神秘莫测的富豪,住在和盖茨比一样华丽的豪宅里。
《时代》杂志中说:《摘金奇缘》将改变好莱坞。这种说法带有危言耸听的意味。其实,《摘金奇缘》的成功只是源于时代之手的推力。好莱坞大片依然附加美国价值观,只不过全球化下的主流意识在不断趋同,“追求个人价值”、“重视自我意识”早已不独属美国;而一部电影要想走向海外市场,也必定要减少美国元素的使用。
既性感又深情的亚裔男主。图源网络
《摘金奇缘》来到中国后口碑不佳,也许中国影迷不该苛求它能给大家带来惊喜,爱情喜剧本就无法承担文化多样性的表达。不论剧情如何平庸,《摘金奇缘》毕竟做出了具有颠覆性的突破:既性感又深情的亚裔男主,挑战了亚裔男性不受欢迎的偏见。仅冲着这一点,《摘金奇缘》也算是及格之作了。
□郭千华(影评人)
新京报编辑 吴龙珍 校对 王心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