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谜:广州“十三行”的由来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在广州文化公园后面,有一条名叫“十三行”的街道。在今天看来,这不过是一条极为平常的街道,然而你可曾知道,从清代初期到鸦片战争的100多年时间里,清代著名的对外贸易机构——十三行商就设立在这里,使之成为当时广州最为热闹的地方。十三行并不是一条普通的商业街,而是一段历史。
十三行商(也称洋行),在清代的对外贸易活动中举足轻重。行商由政府指定,属半官半商性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做外商的代理人,同时还负有约束和监视外商的责任,有时也代表政府向外商传达有关官方的文件和政策。十三行商是外国资本主义商人和中国封建统治阶级的中介人,既带有封建性,又带有买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行商可算是近代中国买办阶级的前身。说白了就是朝廷规定某些专门商人替清政府来跟外国人进行贸易,而且是在“闭关锁国”政策实行的时候中国跟外国进行贸易的唯一场地。
由于十三行在清代对外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引起很多历史学者的关注,十三行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除了清代洋行这个意义外,还有没有别的解释?对此,人们进行了很多实地考察。
第一,日本学者根岸佶认为可能当时开通商埠的时候刚好有十三家洋行,因此称为“十三行”。这个解释虽然合理,不过又似乎太过于简单了。第二,沿袭旧制,十三行这个名称在明代已有,清代是“沿明之习 ”而已;第三、我国学者彭泽益等人则认为不是“沿明之习 ”,其命名含义也无另有所指,而是随着洋货行的产生而出现的一个因循习 俗特有的名称,用以区别其他行口,同时作为一个洋行商人的行帮统称而已。换一句话说,十三行是约定俗成的名称,没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