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来辉:制造敌意的翻译——以《百年马拉松》为例谈误译如何对国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9)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通过分析《百年马拉松》这本书中存在的误解和误译,我们会发现,白邦瑞并没有如他自己所言认真准确地理解和翻译迷宫般的中文,以建构促进中美交流和理解的桥梁,相反,他是一位把“中文的密码”翻译成耸人听闻的谣言的“大师”。从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所谓中国试图替代美国成为21世纪的霸主,完全是某些人的主观想象。如果说《百年马拉松》对中国的战略文化的解读都不算是“阴谋论”,恐怕我们再也举不出更好的“阴谋论”的例子了。
在国际关系中,决策者根据认知来决定行动,而认知取决于对利益和身份的建构。按照国际关系中的建构主义,正如亚历山大•温特( Alexander Wendt)所主张的那样:“无政府体系的结构和趋势取决于敌人、对手、朋友这三种文化哪一个在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国家也面临把这种角色内化到他们的身份和利益中的相应的压力。”国家,或更准确地来说是决策者,对自我和他者的看法极大地影响其行为,这一点值得注意。国家可以通过文化和规范把对方的身份进行建构,敌人可以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从前面列举的几个例子来看,白邦瑞进行了多个创造性的翻译,转化了中文语境下的故事结构和人物关系,并且直接将其用于类比中美关系。其中的很多译法明显把竞争关系转化为敌对关系,这种做法显然是极其危险的。正如澳大利亚著名国际政治学家马克•比森( Mark Beeson)提出的:“目前美国和中国是竞争对手,如果霸权转移理论的某些主张被证实是正确的,那么他们则可能成为敌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白邦瑞通过故事转换的过程,主动完成了“制造敌人”的过程。
在2017年12月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挑战者”( challengers)、“竞争者”( competitors)和“敌人”(adver—saries)三种身份被加以严格区分。该报告将中俄两国视为美国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明确其是竞争者,而不是敌人。该报告还多次提到美国准备与竞争者进行合作,强调竞争并不意味着敌意。尽管认为中俄两国在一些方面对美国构成挑战,但该报告同时也正确地指出,中俄“两个国家的动机并不必然确定。美国随时准备好了与这两个国家在具有共同利益的各个领域开展合作”。
如果美国鹰派人士认定中国要争霸,要与美国为敌,那么无疑是主动为自己制造敌人,故意要制造“新冷战”,把中国裹挟到“修昔底德陷阱”中去。即使是“修昔底德陷阱”概念的首创者、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也认为,如果中美两国都把解决国内问题放到中心位置,放弃对霸权的争夺,“修昔底德陷阱”并非不可避免:艾利森在2017年出版了新书《注定一战:美中如何避免坠入修昔底德陷阱》,其在结论部分强调,中美同样面临突出的国内问题。艾利森认为,在美国,华盛顿已经变成了一个失效的首都。白宫和国会甚至在一些最基本的政府功能上也不能合作,比如年度预算和对外协议等等。而中国的政府管理办法也在技术和管理创新等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他认为:“如果中美两国的最高领导人都把解决国内问题放在首位,在亚洲争霸就不会显得那么重要了。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