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南张北齐名家翰墨集结|北京银座十周年(20)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9.《童中焘解读潘天寿》第121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
10.《雁荡山花—潘天寿写生研究》第100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年。
著录:《潘天寿诗存校注》第197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7年。
说明:上款人阮毅成,浙江余姚临山人。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部、巴黎大学。同年回国,历任国立中央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央政治学校教授兼法律系主任、《时代公论》主编。抗日战争初期任浙江省政府委员兼民政厅厅长。浙江省民政厅原址在杭州,杭州沦陷后于1942年9月迁往云和县,抗战胜利后迁回杭州,至1949年杭州解放。1949年去台湾,曾任《中央日报》社社长、《东方杂志》主编等。
“龙湫野瀑雁荡云,石梁气脉通氤氲。久久气与木石斗,无挂碍处生阿寿。”这首诗是1923年吴昌硕见到潘天寿的画作后亲自为其所题,似乎精辟的总结了潘天寿一生的艺术生涯,而这首句诗文用来形容《松荫观瀑》再合适不过,将这件作品的意境、气韵、格调体现的淋漓尽致。
此作远景绘两座岩石,中有瀑布飞泻而下;近景画一苍劲古松,又勾一老者坐于松干上;中景作一呈折线形平远延伸的密林。整体观之,场面恢弘,气势庞大,震人心魄。而远景山瀑与近景老者的大小对比,令人无法代入现实之景,但山石、松树的刻画又十分贴切,是潘天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体现。题画诗“清游最爱梦中山,怪壑奇崖笔外扳。又见水晶帘不卷,从天摇曳到人间。”将作图缘起道出,原是潘公梦中之境,也难怪这奇峰异石水晶帘不似在人间。
作品构图非比寻常,但熟知潘天寿的人一观便能看出是潘天寿的绘画风格,潘天寿构图喜用“方”的饱满和“长”的延伸,也就是画面的“势”,他总能掌控整幅画面的势,无论虚实。吴冠中曾说“大家都说潘老的构图奇突,但他惨淡经营一幅构图,往往是经过多年,甚至几十年的孕育与推敲才完成。我从他学习时,他还是四十来岁的壮年。那时他创作的构图已令人拜倒。但其后他一直在这些构图的基础上一再创作,不断改进、发展,精益求精或粗益求粗。”画面上下分割,上方架起一巨石,占据近一半尺幅,是为定“势”。上方石块偏“方”趋于饱满,下方松树偏“长”向外延伸,山石、松树构图均“不完整”,令整幅作品的“势”向外溢。上方右侧山石、下方左侧崖角以及远处的“折线”走势丛林呈三角形,这是因为画面中出现三角形构图,能够活跃画面气氛,富有变化。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