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歌轻唱,送君远航(9)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创新设计学院2023毕业典礼
向上滑动阅览
向着未来前行
创新设计学院院长 段卫斌
对于即将走出校园的同学们而言,今天的毕业典礼是同学们人生中的重要时刻。这个时刻,我和学院的老师们,跟大家一样都非常激动。
四年来,你们经历了太多……新技术的浪潮不断更迭,在大数据、智媒体时代,互联网的发展让科学与技术进步为每个人提供了参与、分享和创造的可能。唐纳德·诺曼曾说,“我们都是设计师,因为我们必须是。”那么,明天的你们将会面临这样的设问:专业的设计人面对机器的“设计”,还能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
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在《建筑机器(1967)》中做过预测,想象一下一台机器可以遵循你的设计方法,同时辨别并吸收你的对话特质。“这台机器在观察你的行为后,可以建立一个关于你对话表现的预测模型。它可以通过使用预测模型来加强对话,以作出符合你的个人行为和对话特质的回应。“从预训练基础模型的历史来看,相较于最早的BERT,ChatGPT使人工智能技术在拟真度和功能维度方面达到新高度,其特性由三种关键技术支持,以ChatGPT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生成性人工智能激发了传播领域的生态级变局,尽管它们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但这一趋势清晰可见。”
一位学者说过:人并非技术的消费者,而是技术的使用者。设计的目标并不在于给某个事物进行记述或解说,而是把事物当作“未知”,对其保持怦然心动的感觉。科学和艺术的合作不应仅限于人工智能这一工具的整合,而是应该互为参照、互为启蒙。在ChatGTP、MidJourney等作用下的数码物件(digital object)的井喷之外,是否也有一种数码主体(digital subject)的探索以作为科艺融合的新边界,来重新定义“何以为人”的内涵?
ChatGPT可以大量收集资料提供给设计师,毫无疑问人工智可以做设计,但是有一点它做不到,那就是对未知领域的体验。技术让我们更高效、便捷,但是技术永远是工具,从它的出现就已然定义,技术永远决定不了“作为人本的目标”,设计创造具有艺术意图,但人工智能没有,我们相信技术不可能取代人的想象。
今年,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主题发布“大脑·花园”,其释义中包含这样的表述:大脑里的芳菲世界尽显五彩缤纷,尘世中的花园胜景却难免凋敝荒芜。事实上,无论依托科学还是艺术、无论凭靠斗争或是信仰,花园从未令苦难真正从大地上消失。每个人都如同《桃花源记》中的渔人,体验过良田、美池、桑竹之乐,却再也找不回通向桃花源的入口。可以说,这不是寓言,而是事实——人被拒之门外,如同流放于世。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