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元拍一集的土味短剧,到底是靠什么抢走了电视剧的流量?(5)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最早,短视频平台上兴起的“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庖丁解牛般把大部头作品以短平快的方式进行二次加工和传播,验证了“长变短”的可行性。而如今的短剧,相较前者,更突出了原创性,且更符合观众利用碎片化时间刷剧的心理需求。
对创作者而言,传统影视剧要经过无数次打磨,无论是剧本选定、拍摄立项,还是演员选角、拍摄剪辑、后期制作,动辄需要数月,甚至一年的付出。有时为了上星播出,还要承担被“雪藏”多年的风险。网络剧虽然不比上星剧,但随着内卷越来越严重,制作水准也在逐年提高。而短剧更接地气,投资少,试错空间大,比起传统电视剧和网剧,更适合多人创作和共同生产。
如此看来,短剧可称之为当代创作者和观众的双向奔赴。

卖剧不如培养网红?


御儿、一只璐、王格格、杨咩咩……这些名字或许有些陌生,但在短剧界,她们就是最当红的“四旦双冰”。连她们的粉丝量也不输当红明星,俨然把短剧圈“一姐”之争摆到了台面上。
短剧,正在以始料未及的速度炮制“明星”。而这与短剧变现,互为因果。
不久前,央视财经的《正点财经》栏目曾做过一期针对短剧行业的深度调查,指出了短剧盈利模式不成熟的问题。
私人订制、流量分账、插播广告是目前短剧三大主要盈利模式。
如快手和开心麻花合作的《今日菜单之真想在一起》,剧情中融入了蒙牛的广告,整个故事发展与这个品牌联系紧密,这部剧可看作是蒙牛的私人订制剧,但这类剧需要更高质量的剧本支撑,而短剧团队良莠不齐,很难保证高质高量的私人订制剧;
前段时间热播的短剧《我最亲爱的柳予安》中,螺蛳粉被调侃为“第三主演”,产品本身对剧情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只在各个场景中作为道具出现,插播广告也属此类,但相较于短剧,广告商更倾向于信息流广告或是KOL(意见领袖)投放。
极映影业的创始人孙广洋在2020年转入了短剧赛道,他出品的短剧《给你我的独家宠爱》,成本约为120万,分账金额突破了300万。但如何分账一直是有争论的话题,目前除爱奇艺外,其他平台均未出台明确的分账规则;
“爱优腾”与抖音快手的商业模式并不一样,前者依然是把内容当作商品,而后者则是把内容当作渠道。IP方都在瞄准后链路变现,头部达人则是希望通过短剧这种方式再涨粉,进而实现承接商单、直播带货等商业变现。
由此可见,这三大主要盈利模式似乎都不能成为养活短剧的筹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