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我们在一起|2023年编辑部私人书单·新书(18)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中文打字机:一个世纪的汉字突围史》


[美]墨磊宁 著 张朋亮 译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3-01
自认字起就学习了拼音这一以英文字母为基础的平行系统,以至于我们几乎不会去想“中文打字”经历了多少波折,才能顺利地融入全球技术进步的图景之中。虽然本书的核心主旨之一是说明以雷明顿打字机为代表的欧洲中心主义如何充满局限,并且将无法融入其中的书写系统(中文)严重他者化了,但我也忍不住会想,中文打字这一小小事物都异质性如此强烈,也难怪中国的追寻现代之路上总是充满波折、犹疑和猜忌了。在即将推出的相关续作《中国计算机》(The Chinese Computer)中,墨磊宁讲述了中文如何克服巨大挑战,并如何彻底改变了计算机世界。他指出,中国和非西方世界为了加入个人计算机革命而发明“象形书写”技术,使其能够在欧美以外的市场发挥重要作用。(推荐人 林子人)

《化身万千:开放的思想史》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02
这本书是我在大隐书局无意间遇到的,读后很有收获。其中学者王汎森与大木康的文章对我最有启发。王汎森提出可以用跨学科的方式研究思想史,他引入人力资源专业的术语“传讯机制”解释科举制度,并分析这套制度废除后的影响。科举废除后,这套机制中断,民间与官方的互动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一方面,新的机制尚未形成;另一方面,科举机制也没有完全失效,可以与其他机制竞合,功名仍然可以转化为成就标准。但总地来说,科举废弃使得社会失去了公认的人才标准。这是不是也能解释今日精英标准错综复杂的情况呢?985本科、海外背景再加上人才帽子,才使得人才成为人才吗?大木康研究晚明士人对于民间歌谣的发现,并研究这种发现背后的心态:士人重视民谣中赤裸裸的肉体感觉,并认为民间存有知识阶层失落的真实感。这也令我联想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于民歌和民间资源的倚重,是否也出自同样的焦虑心理?
(推荐人 董子琪)

《此处葬曹操》


唐际根 著
大方·中信出版集团 2023-06
曹操在民间被冠以“奸雄”称号,曹操墓也素有“七十二疑冢”之说(七十二疑冢后被专家认定为北魏墓葬群)。但其中多少是戏说,多少是史实,少人追究。本书从发现鲁潜墓志提到“故魏武帝陵”方位为起点,记载了西高穴二号大墓被发掘以及最终被认定为曹操“高陵”的过程。作者从文献记载、字体演变、书体演变等诸多细节入手,一一击破社会上对曹操墓真实性的质疑。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