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遍野的红色小屋消失之时,色达五明佛学院建起了集体宿舍(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色达五明佛学院的坛城
曼陀罗在藏传佛教中指“坛场/坛城”,代表着“圆”和“中心”。它强烈的中心感,是为了突出和强调主体,并帮助修习者在观想时有一个象征性的观修对象。而曼陀罗在空间的层面上具体的表现形式就是庙宇。在喇荣山谷,随着时间的发展,住宅会围绕中心慢慢填充整个场地。
之所以会呈现出这种形态,因为在藏区,中心的寺庙承担着每日生活的必须,位于中心的布局形式在效率上是最优的解决方式。

漫山遍野的红色小屋消失之时,色达五明佛学院建起了集体宿舍


拆迁整治前的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夜景 自胜为疆 图
在上面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从1989年起,晋美彭措创办佛学院,之后快速发展扩张,1993年被美国《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到2000年,僧众过万,鼎盛时期,有超过三万多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并得以呈现“色达山河一片红”的景象。
此外,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被称为“新型藏传佛学院”的原因之一是这里接纳女信众(觉姆)和汉人,并且容留居士居住于此。
在女信众进入之前,色达是一个以经堂为中心的、均匀分布的护法圈。佛教在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在西藏,佛教更是渗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女信众甚少。
创始人晋美彭措在1988年说:“本来,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已慈悲地开许女众享有与男众同等受出家戒的机会。但由于某种原因,在藏地一直未有过大规模的尼众僧团,为了使可怜的女子有摆脱尘世俗缘的机会,专心修学佛法,不再虚度人生,从现在开始,我将广摄尼众,建立尼众僧团。”女信众的加入让佛学院的空间形态产生了变化。
短短数年,喇荣五明佛学院的女信众数量不断成长,到2000年时,已经达到7000余人。直至今日,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旧是藏区最大的女尼修学地。这也是五明佛学院可以快速扩张的关键,也是成为“新型藏传佛学院”的最本质特征之一。

漫山遍野的红色小屋消失之时,色达五明佛学院建起了集体宿舍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