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人物|袁武:没有刻画人物个性的能力,是人物画家致命的弱点(9)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在水墨人物写生课的最初阶段,应该让学生完全放弃对中国画特征及笔墨趣味的关注,大胆直观地去描绘对象。所采取的行动应为三步:
第一步是认识对象。利用对比去发现对象的特殊结构:以对象自身的构造器官相互比较,以对象与周围的人物形象相比较,从而找出对象的个性特征,避免养成概念化、简单化的观察习惯,培养在普遍现象中能够发现特殊现象的敏锐眼力,而这种“眼力”很大成分是感觉出来或比较出来的。
第二步是理解对象。透过对象复杂的外貌特征去捕捉某一瞬间的神情状态,从而解释他的内心世界。这种对神的捕捉就是对对象的深入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人物,才敢于强化客观对象传达给你的主要感受。强化是人物写生中的一种必要手段,用这种强调对象特征的办法,可以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人物的特质更充分地被提示出来,如外形消瘦就强调骨骼,外形副悍就强调骨肉。
第三步是把认识、理解的对象特征用艺术语言表现出来。这是一个描述过程用你具有的能力和手段把你已经读懂了的面容及躯干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最后完成这幅人物写生。
“对景写物”最直接地体现了写生的意义初级阶段的写生作业应当以写实为目标,依托自然对象的“真实”。这里所说的真实,对艺术而言,只能是相对的。写实技术不是照相术,一幅人像写生应该是艺术的再创造,而不是对象的翻版,它的前提是面对一个对象去再创造。我认为作画者和被画者之间要存在一段“距离”,在距离中间就是再创造出的作品。它一半来自客观的真实即存在于真实空间的物象本身所呈现的:另一半来自作画者面对客观对象时的感受,是来自对其精神实质的洞察和表现。应该说绘画不过是现实的一个幻象而已,而表现方法则是传递信息的一种艺术语言。现实实体转变为艺术语言应该是一个理解、翻译的过程。
在水墨人物写生中,初学者最先遇到的问题是描摹对象时常常以比例为依据以光影画调子,面面俱到,画出的形象呆板、无序。这主要是由于太客观照搬,理解不到位,强化无原则。马蒂斯曾提出“精确不等于真实”。他解释他的肖像作品“并不依赖精确地复制自然的形态也不依赖耐心地把种种精确的细节集合在一起,而是依赖画家面对自己选择的客观对象时他那深沉的感受,依赖画家凝聚在对象上的注意力和对其精神实质的观察力。”事实上,客观物象是在一定空间之中,从任何一个角度去观察它们,都有不同的形态、结构、体积。在写生过程中需要学生通过这些变化与关系通过主观对客观物象的视觉感觉与强化认识来表现物象,然后用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使客观物象经过取舍、组合,上升为协调、有美感的艺术形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