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东晋覆灭史(5)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在孙恩、卢循起义的动乱中,有两个人抓住了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后来都干出了推翻晋室的事业。
此二人,是桓玄和刘裕。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图源:网络
桓玄的野心
失意的桓玄受到司马道子的恐吓后,选择了隐忍,后来被封为广州刺史,远离朝廷,暗中发展。
孙恩、卢循起义之前,隆安元年(397年),不满司马道子父子擅权的东晋大臣王恭带头起兵,反对这对奇葩父子弄权。王恭出自太原王氏,也是晋安帝的舅舅,他出镇京口,起兵用的是北府兵。
这是门阀士族再次利用地方军来威胁东晋政府。王恭起兵让东晋皇室感到中央军的孱弱以及地方军的强大,这才有了那道引发孙恩、卢循起义的糊涂政令。
纨绔子弟司马元显虽然治国理政一塌糊涂,但善于用计谋,在王恭第二次向建康进军时,元显察觉到北府兵将士并不信服王恭,于是派人劝降北府兵的先锋大将刘牢之,告诉他,只要愿意倒向朝廷,事成之后就把王恭南兖州刺史的位子交给他。
于是,刘牢之临阵倒戈,背叛了王恭。王恭兵败而死后,北府兵的指挥权落到了刘牢之手中。刘牢之是一员猛将,军事才能一流,政治意识却有点儿欠费,这也将成为其致命弱点。
王恭的战败,引发了东晋地方势力动荡的连锁反应。
桓玄之父桓温在世时,荆州是谯国桓氏的根基所在。桓温死后,其弟桓冲也曾主政经营。当桓冲退休时,地方的文武官员都来相送。
桓冲对一旁的桓玄说:“这些都是你家的门生故吏呀。”
年少的桓玄当即掩面哭泣,让在场的所有人感到诧异。
或许,桓冲的话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桓氏没落,旧官属虽多,却挽不回朝堂上的颓势;二是桓氏门生故吏遍天下,卷土重来还未可知。
在以雄豪自处的桓玄眼中,叔父的意思是后者。带领桓氏夺回大权的理想,像一颗种子深深埋在他的心里。
王恭失败后,桓玄被封为江州刺史,在上游与雍州刺史杨佺期、荆州刺史殷仲堪成鼎足之势。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