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辰学典」212:《论语》第九篇子罕08(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夜辰心得】
学习这章,第一个蹦出来的念头就是“苏格拉底”。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后10年,公元前469年苏格拉底出生。这两位“轴心时代”的东西方圣哲,虽远隔万里,却智慧相通。
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而苏格拉底的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在有知与无知这个问题上,真的是很有趣,判断的标准是:说有的即没有,说没有的即有。形象点的比喻就是“一瓶子不响,半瓶子晃荡”。
如果说两人对于自己“无知”这点是有共识的,那么接下来在认识问题的方法上也极其相似。
孔子说,“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朱注》: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
世间的知识没有穷尽,但学习知识的知识却有规律。鄙夫问于孔子,孔子对这个事情也是空空如也。此时,他的做法是“叩其两端而竭”,从这个问题的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来反复叩问,直至把事情搞清楚。这是孔子认识问题的方法。
再看苏格拉底,他说自己是无知的人,所以他总是在“请教”别人各种各样的问题。苏格拉底最有名的“精神助产术”,主要有四个步骤:一是讥讽,不断提问使对方发现自己认识上的矛盾。二是助产,帮助对方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三是归纳,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的共性和本质。四是定义,把个别事物纳入一般概念。一套助产术下来,那些所谓的智者被问的恼羞成怒,为此他得罪了城邦的许多人,最终被以引进新神、毒害青年的罪名判决服毒自杀。
说到此处,又想到两个人。一个是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565年出生,大孔子14岁。作为王子的乔达摩,19岁时受困于生老病死而出家,遍访当时的学者智者,结果都没有获得究竟的答案,最后自己菩提树下开悟。佛祖亦是从无知而有知。
另一个是六祖慧能,慧能不识字,听闻别人诵《金刚经》“应无所处而生其心”开悟,寻五祖得证。他灭度前把弟子召集起来说:“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他教弟子说法,别人说善即对恶,别人说长即对短,别人说有即对无,别人说实即对虚,“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道,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总感觉,慧能之法,与孔子“叩其两端而竭”有相通之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