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拉vs金刚,银幕形象流变考(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金刚诞生的20世纪30年代,对于西方人来说,是一段不愿回首的噩梦。1933年,这是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最后一年,资本主义世界的人们仍未从经济危机的迷茫和痛苦中回过神来,强烈的悲观主义情绪在全社会疯狂弥漫。
在这样的背景下,《金刚》这部电影诞生了。影片中的金刚是一只身长15.2米的大猩猩,独自住在人迹罕至的神秘岛屿,不料被一伙陷入经济危机的电影摄制组发现后带回了国内,尽管暂时挣脱了束缚但最终还是倒在了人类的枪林弹雨之下。
这部电影由梅里安·C·库珀和欧内斯特·B·舍德萨克两位导演联合执导,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上映首周末便以9万美元创下了当时的票房纪录,并且还帮助雷电华电影公司度过了破产危机。这部电影甚至被美国电影学院列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50部怪兽电影之一。
有学者后来分析,《金刚》在当年之所以那么成功,是因为它刚好迎合了大萧条时期人们逃避现实的心理,消解了人们陷入危机时的迷茫心态,给美国人民提供了某种释放压力和焦虑的出口。也有人认为,金刚作为一个非人(因为没法融入人类社会)也非兽(具备一定自主性和智力)的“内在协调”的生命体,这象征着垄断资本主义的成熟,并预示着逐渐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发展的过程。甚至,影片中那座神秘的东方岛屿,还带有了一丝西方殖民主义寓言的意味。
总之,1933年《金刚》的出现,正式宣告了完整的怪兽形象的出现。正如影片中的角色所形容的那样:“既不是动物也不是人,而是巨大的、恐怖的、全能的东西,以死亡的恐惧支配着人们。”这段描述几乎给接下来的其他怪兽电影奠定了最基本的情绪基调。
在那之后,《金刚》的故事总共被翻拍过3次,分别是1976年派拉蒙发行的约翰·吉勒明版的彩色《金刚》、2005年版彼得·杰克逊版的《金刚》,以及最新的2017年传奇怪兽宇宙的《金刚:骷髅岛》。其中,1976和2005年版的故事都和1933年版的故事类似。

哥斯拉vs金刚,银幕形象流变考


而除了这几版金刚单人电影以外,以下的电影里也出现过“金刚”这一IP形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