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大江南北”之桥(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巧引青山水》中描绘的“大市渡槽”,有“中国第一石拱渡槽”之称。中南美术专科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校园内连接着都司湖和菱湖的“蓝木桥”,桥的东边是教学区,西边是宿舍和操场,是师生们往来的必经之路,大家都喜爱在桥上观赏湖上风景、谈话、写生、照相,关山月、黎雄才、张肇铭等教授都曾在这座桥上留影,历史的记忆经由一座座桥梁串联起栩栩如生的画面。
第二部分“互通”主要呈现突破地域、时空局限的“艺术之桥”。有大江大河,以及水这一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纽带。如周韶华的《九龙奔江之二》运用大写意的手法,表现屈原故里湖北秭归九道石梁横亘在江心的景观;罗中立描绘大巴山和大巴山人的《故乡系列稿之一——过河》,带有古老和山野的清新气息,联通着童年的温暖记忆与植根于宽广、坚实土地的情感;陈琦表达水文化内涵和意义的水印木刻《生逢其时》。其中,还有唐小禾、程犁呈现地域文化,表现长江两岸鄂西山区延续至今的古老民间舞蹈,生与死的沟通之舞——跳丧、摆手;有从早期的交通工具——牛、自行车到智能时代的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运用交流,由此反思:沟通的媒介在不断变化,也越来越快速便捷,但真挚的交流却越来越少,在大数据和信息化时代更显珍贵。因此,希望能回到本心,由石冲的《交集》中“笑脸”与“介质”的错落交集,引起善意的沟通。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第三部分“互鉴”,是美术馆以搭建的无形的“艺术之桥”,架设不同文明互鉴的桥梁。这一部分有几种并置:一种是抽象主义绘画重要的国际艺术家肖恩·斯库利的《窗—淡蓝色》,富有韵律的矩形色块、有序又有流动性的图案,和丁乙的《十示2015—17》消解而显隐的符号、张弛有度的线条;其次是安尼斯·卡普尔以水粉为媒介呈现的渐变的色调、层次和张力,徐勇民大片玫红色调中所呈现的中国画丰富的笔墨层次;有同时接近平涂的背景中,迈克尔·克雷格—马丁具体的物象符号和肖丰蕴含精神隐喻的“中国光影”;法国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尔达1957年在中国拍摄的舞狮场景和徐文涛油画同样表现舞狮的《空舞》,时代在变化,但是优秀的民俗文化始终一脉相承。此外,还有徐冰跨界融合创新的《英文方块字书法》,王庆松阐释国际交流与个体梦想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均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表现中外文化的交融。
从互通、互联到互鉴,从物象之桥到艺术之桥、沟通之桥,再到交流互鉴之桥,展览以地域文化研究为原点,三个部分是层层递进并逐渐延伸开放的关系。在这里,“大桥”象征着连接与沟通、进步与发展、坚韧与稳固、文化与景观,同时也指向希望与未来。期待穿行大江南北、跨越东西时空的“大桥”,通过美术馆这一场域,以更加自信自强的姿态,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