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有情有义有才的吴宓为何会孤苦(7)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可是,当毛彦文为他不惜提前结束学业赶到巴黎与他见面时,吴宓又对即将步入的婚姻产生了无限恐惧,又冷静地对毛彦文说,只订婚不结婚。毛彦文问他为什么,他说了一句完全不足以为自己开脱的话:“人时常受时空限制,心情改变,未有自主,无可如何。”
好一个“无可如何”!
虽然订婚了,吴宓却迟迟不发出愿意结婚的信号。他的内心依然在浪漫的想象与触手可及的现实之间游移不定,在他日复一日的彷徨和中,毛彦文对他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任和安全感也消磨殆尽。
1935年2月,毛彦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与大她28岁的前国务总理熊希龄结为夫妻,令吴宓大为愤懑。三年后,熊希龄病逝,吴宓又开始了对毛彦文的追求。而此时,毛彦文对吴宓早已彻底死心,对于吴宓的频频示好,再也无动于衷了。
毛彦文与熊希龄的结婚照
据毛彦文晚年回忆,吴宓作为一位文人学者,心地善良、有浓厚的书生意气和诗人的浪漫气息,吴宓对于她的追求,也多半是吴宓自己想象出来的“爱情”,而就她自身的感受而言,“爱情”是并不存在的。当有人提到《吴宓日记》中详细记录的对毛彦文的爱慕之感时,毛彦文连忙摇头,说,“真是无聊!”
与女学生的黄昏恋和凄凉的晚年
解放后,吴宓选择和挚友陈寅恪一起留在大陆,陈寅恪去了南方执教,吴宓则到了四川,于1949年春夏之交进入重庆的相辉学院执教,并兼任北碚勉仁学院文学教授,一年后转入新成立的四川教育学院,又在当年9月进入西南师范学院的历史系任教。
受《红楼梦》影响,吴宓在教学中一向对女学生更为偏爱和照顾。1953年春,即将迎来花甲之年的吴宓收到一封署名为“邹兰芳”的女学生的来信,声称自己是重庆大学的毕业生,久仰吴宓大名,最近又在报纸上读到了他的某篇文章,十分佩服他的教授风采和道德学问。吴宓读后,戴着老花镜给邹兰芳写了一封书生气十足的回信。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