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性蓬蒿任尔风(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很难想象,有这种境界的人还要去“装”。因此老友们眼看着陈建功官做得越来越大,小说虽搁置了,时不时发表的散文里,依然隔岸观火嬉笑歌哭,一副本真的模样。最为有趣的故事曾出现在一篇报道里,说是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司机送陈建功到会场,下车时,迎接的领导趋前几步,抢先握过衣着光鲜的司机的手,热情地“欢迎陈主席光临指导”,搞得司机非常尴尬。为这故事我曾冒冒失失地求证于他,岂料他哈哈一笑,说可能、可能,这叫提着猪头拜错了庙门。
其实,建功老师出席无数次国家级文学艺术和外事活动、会议,建功老师的“派头”是十足的,睿智稳健,风度翩翩。生活中的他,更是喜欢本真。有一次我们闲聊起美国人如何衣着随意,陈建功说,美国人也分场合。他说起他到美国与女儿女婿自驾横穿美国,旅游嘛,何须带身西装?这不是蠢吗?可到了纽约,一个朋友请他吃饭,在哈佛校友会,女儿提醒他,这地方可是要穿西装进去的。他只好跑到商场,买套名牌西装换上。餐桌上他把这事当笑话讲,那大佬哈哈大笑,说门口就有得租,早知道你租一套就成。
作家不能不“平民化”,否则就是“伪作家”。我说的“平民化”,当然不是简单的衣装外表,而是人生修养境界和文艺作品的基本立场。其实陈建功早在几十年前就认定自己是“蓬蒿之人”了。他在一篇题名为《我辈本是蓬蒿人》的随笔里,向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提出挑战。他说那得意洋洋的狂放,不过是李太白获得御赐机遇的轻狂,很快就会尝到思想牢笼的苦果子了。而他自己,却“胸无大志”,认定自己的位置,只在“蓬蒿之间”。
即便到了被文学界瞩目的位置,陈建功还是陈建功。记得他在调入中国作协之始,写过一篇类似告白之类的文章,说自己无非就是想“换一种活法”。他还幽默地说,调入中国作协的第一个春节,家里忽然变得冷清。不像以往,老友盈门。他说,当官了,老朋友们都自尊得很,怕因拍马屁而令人不齿。何必?明年你们就得打上门来!
又一年春节,《文艺报》刊发了一版作协领导书写的贺年卡。贺年卡嘛,不就是说些“创作丰收阖家幸福”之类罢了。没想到建功老师的拜年话是:“我的电话是……有事找我可也。”事后我问建功老师,是不是因此净闹午夜惊魂啦?建功老师说,怎么可能?白日里电话都极少。你低估了作家们啦。
陈建功对作家们好,对家乡的作家更好。我北上工作后,有空就请我一家下馆子涮火锅。因为他对北京文化的谙熟,其实他涮火锅是挑剔的,牛羊肉要涮哪个部位,先下哪盘,再下哪盘,都有说法。当然客人下错了,他也就一笑而已,并不计较。火锅,他推崇烧炭的紫铜火锅,认为景泰蓝火锅啦,嘎斯炉火锅啦,不过是“时新玩意儿”,妨碍了食客的审美。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回,建功老师请我去“爆肚冯”吃特色京味,我俩正吃得津津有味,南三环这“爆肚冯”店的女主人匆匆赶来,说是倒了几趟公车和地铁,就是要来见见建功老师。后来建功告诉我,其实他最怕老板娘闻信赶来,买单免单,推推搡搡,却又不能不事先和爆肚冯的老板约好,“这爆肚,师傅做和徒弟做,就是不一样的滋味儿!”临出门,发现店里的墙上,挂着一个镜框,装着一版《北京晚报》,细看才知是建功老师为“爆肚冯”写的文章。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