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生沉浮,千古流芳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一)文学世家育英才


苏轼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这为他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祖父苏序为人慷慨,乐善好施。虽年少时不喜读书,但成年后却喜欢写诗,且身手敏捷,诗作多达数千篇。上至朝廷郡邑之事,下至乡间渔耕之意,皆能入诗,是一位充满生活气息的民间诗人。苏序的洒脱、超越、散淡、仁慈的品质与粗简豪放的农民性格融为一体,颇得道家智慧。这种品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苏轼,使他在面对人生的起起伏伏时,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父亲苏洵年少时游山玩水,对读书要求不严格,是 “唐宋八大家” 中唯一没有考中进士的人。但他在婚后为了给子女树立榜样,27 岁开始奋发图强,努力研读各种书籍,最终写出了像样的文章。苏洵对苏轼和苏辙的教育非常严格,他不仅指导他们写议论文,还抽查他们诗文的诵读与写作。同时,他也会巧妙点拨苏轼,在文学上给予苏轼更多的指导。正是父亲的以身立教、严格要求和巧妙点拨,让苏轼少年成名,拥有真才实学。
母亲程氏出身名门,自幼熟读诗书,深知礼仪。她在苏轼小时候就亲自担任启蒙教师,给他们讲古今成败的故事,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操和气节。程夫人还以自己的行动影响着苏轼,她不向娘家求助,靠自己经营丝帛生意,支持苏洵读书。她对待钱财的态度也影响了苏轼,让他在宦海沉浮几十年中,无论穷达,始终守心如初。
在这样的文学世家氛围中,苏轼自幼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为他日后成为一代文学巨匠奠定了基础。

二、名动京师之路


苏东坡:一生沉浮,千古流芳


(一)初涉科举展锋芒


嘉祐元年,苏轼与苏辙随父苏洵踏上了进京应试之路。他们从眉山出发,一路历经艰辛,满怀憧憬地奔赴京城。这一年,苏轼虚岁二十,已于两年前和王弗成婚;弟弟苏辙才十七岁,也于去年成婚。他们首先来到成都,拜见了成都的地方长官张方平。张方平对苏氏父子极为赏识,写了封信向欧阳修举荐他们。
随后,他们选择从陆路进京。从成都,到阆中,穿越剑阁,翻越秦岭,达到关中平原。接着经过凤翔、长安,再过潼关,仅用两个多月时间,五月份就抵达了京城汴梁。苏洵父子在汴梁找了一个寺院住下,一边温书备考,一边四处交游,还拜访了文坛领袖欧阳修。欧阳修在看了苏轼的文章后,大为赞赏,直言:“三十年后,无人道着我也。” 一时之间,苏轼名声大噪。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