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文明的解体第20-22章(29)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第十章 文明成长的本质
第一节 两条虚假的路径
对于一次特别的挑战成功应战以后,又能刺激进一步的挑战,并再次激起一次成功的应战时,文明成长就开始了。对于文明的成长如何衡量呢?是否可以通过不断增长的对于社会外部环境的控制来衡量呢?这种控制可以分为两种:对于人为环境的控制,它一般表现为对于周围近邻人民的征服,以及对于自然环境的控制,它一般表现为物质技术的进步。然后举出了一些实例,证明了这两种现象——政治军事的扩张和技术的进步——都不是衡量真正的文明成长令人满意的标准。军事扩张只是军国主义的结果,本身就是文明衰落的标志之一。农业和工业技术的改进与真正的文明成长也没有多大关系。事实上,只有文明走向衰落的时候才会出现更大的技术进步,反之亦然。
第二节 迈向自决之路
文明的真正进步包含在我们定义为“灵化”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克服了物质障碍,释放了社会能量,使得社会自此以后能够对于内部的而不是外部的,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挑战作出应战。“灵化”的性质通过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历史给予了阐释。
第十一章 成长的分析
第一节 社会与个体
关于社会与个体的关系流行着两种传统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只是“原子式”个体的集合;另外一种观点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个体只是它的一部分,除非把个体视为它所属的社会的一个成员或者“细胞”,否则是不能是认识和理解的。这两种观点都不能令人满意,真理应该是:社会是个体之间的关系系统。人类离开了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不成其为人了,社会是人类活动的共同行为场所。所有文明的成长都源于创造性个体和创造性少数群体。他们的任务是双重的:首先要完成他们自己的启示和发现,无论是何种性质;其次要让他们所属的社会完成新生活方式的转变。从理论上讲,这种转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或者大众获得创造性个体的经历,抑或他们从外部模仿——换句话说。就是模拟创造性个体(mimesis)。可是从实践上讲,除了极少数的个体之外,后者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模仿是一条“捷径”,但是它要求所有的阶层都要一致地服从领导者。
第二节 个体的归隐和复出
创造性个体的行为可以被描述成具有双重动机的归隐和复出:归隐是为了获得某种灵感,复出则是为了启示他的同伴。柏拉图关于洞穴的比喻、圣·保罗关于种子的分析、《福音书》中的故事以及其他一些事例等等都说明了这一点。此外还列举了许多伟大先驱者一生中的实践:圣·保罗、圣·本笃、圣格列高利、佛陀、穆罕默德、马基雅维里、但丁等等。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