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文明的解体第20-22章(35)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第六节 外来的与本地的灵感
少数统治者和外部无产者如果有一种外在的灵感,他们的事业就会受到阻碍。比如,异族少数统治者建立的统一国家(如不列颠印度政权)在接受方面要比本土的统一国家(如罗马帝国)较少获得成功。如果野蛮行为带有过多的异族色彩,蛮族军事集团就会激起更为猛烈的反抗,像喜克索斯人在埃及,蒙古人在中国。然而,内部无产者创造的高级宗教往往要归因于外来的灵感对于他们有极强的吸引力,几乎所有的高级宗教都证明了这一点。
事实上,如果不把两种文明都考虑在内,任何高级宗教的历史都是无法理解的——一种是赋予它灵感的文明,一种是扎根其中的文明,这就证明了被孤立看待的文明是可以被认知的研究领域的假设——这是本书迄今为止立论的基础——至此就宣告破产了。
第十九章 灵魂的分裂
第一节 行为、情感和生活的两种选择
当一个社会趋向解体时,在成长阶段形成的具有个体特征的各种行为、情感和生活方式就会被另外一些对立的方式所替代,在每一对相互对立的方式中,前者是消极的,后者是积极的。
自暴自弃和自我克制是创造能力的两种对立的替代方式;逃避和殉道是模仿行为两种对立的替代方式。
游离感和罪恶感是推动文明成长的生命冲动力的两种对立的替代方式;混杂感和划一感是与文明成长不同的客观进程相对应的从属文明类型的两种对立的替代方式。
在生活方式方面,从宏观领域到微观领域的转变过程中,也就是我们以前定义为“灵化”的过程中,同样出现了两对相互对立的方式。第一对是复古主义和未来主义,他们不能完成这个转变,并且滋生了暴力行为。另外一对对立的方式是遁世和变容,他们能够完成这种转变,他们的特征是温和的。复古主义企图让“时光倒流”,未来主义则是企图采用一条捷径,在尘世间建立不可能实现的“千禧年王国”。遁世哲学是精神上的复古主义,试图抛弃这个尘世世界,归隐到灵魂的堡垒中;变容哲学是精神上的未来主义,是创造“高级宗教”的心灵行为。随后举出了这四种生活方式的以及与之有关的一些例子。最后说明在这些情感和生活方式中,有一些是少数统治者心灵的原始特征,有一些则是无产者心灵的原始特征。
第二节 “放任”与自制,并举例说明。
第三节 逃避与殉道,并举例说明。
第四节 流离感与负罪感
流离感根源于认为整个世界都被偶然性或者必然性所控制的一种感觉,无论被哪一种控制都没有什么分别。对于这种情感的广泛性给予了说明。许多命定论宗教,如加尔文教,都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和信心,基于此,我们首先考察了这种奇怪的事实。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