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就能“预约”好工作?天上不会掉馅饼,只会掉陷阱!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个人踏入社会的关键一步,也是无数家庭的心头大事。有的不法分子就抓住求职者这种迫切寻求稳定工作的焦急心理,在朋友圈里谎称有“门路”,能找关系“预约”好工作,编织陷阱坐等“鱼儿”上钩,谋取不法利益。而有的则将普通的招工信息加以包装,利用信息不对称,夸大薪资待遇、隐藏苛刻的工作条件,当求职者到岗时才发现“货不对板”。此类“托人办事”,不仅冲击社会公共利益,而且存在法律风险,朋友圈里那些能帮人办事的“好消息”,别信!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雷林
1
瞎编“认识领导”
“帮”人找工作,诈骗140万元
2023年2月,王某看到有人在朋友圈发布招工广告,遂心生一计,自己也可以在朋友圈大量转发中介的招工广告,号称“可通过内部渠道进国企”,坐等迫切找工作的“鱼儿”上钩,从而行骗牟利。
之后,李某、刘某等13人通过朋友圈、熟人介绍的方式认识了王某,王某谎称自己认识领导,有特殊途径,不用考试,只要交上一定的费用就可以进入“好单位”。王某还与被害人签订了“就业居间协议”,承诺如果事情办不成会全额退款,以此打消被害人顾虑、获得信任。
李某、刘某等人轻信了王某的说辞,多次给王某转账达140余万元。收到钱款后,王某不断释放“可以办”“正在办”“抓紧办”的信号,并伪造体检通知、面试通知拖延时间,被害人催得急了,就谎称退款,最后失联。实际上,王某压根没有帮人安排工作的能力、关系和渠道,所谓的领导和关系也是自己瞎编的,骗来的钱款也都被其用于个人的高消费和购买彩票挥霍。被害人在苦等了大半年,意识到被骗后随即向公安机关报案。2023年6月,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今年5月7日,黄岛区检察院对王某涉嫌诈骗依法提起公诉。黄岛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140余万元,数额巨大,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十一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