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科技被封锁了70年,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哪怕不怎么关注新闻的读者,也知道这几年美国抓着中国半导体行业穷追猛打的样子,从制裁清单、芯片法案到限制出口设备,将能用的手段几乎都用上了。
前段时间美国还试图说服荷兰和日本,三者组建一个更大的芯片产业联盟来围堵中国,这番态度可以说相当谨慎。
舆论也在持续发酵,不少人怀念起中美曾经的蜜月时期,因为那时候全世界的目光还停留在东欧和中东,中国则将自己裹了起来不闻窗外事,一直低调发育,充当世界工厂的门面。
确实如此,在民用消费领域中国的发展势头一直很猛,无论低端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还是高端技术型产业都有所建树。
但这里许多人忽略了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领域要么利润薄弱,要么已经处于夕阳行业,在新老技术的交替时期急需找一个性价比高的接盘侠。
还有一种情况是,这个领域的广袤市场前景是在中国,而别的国家需求量不算大,所以分支科技树也被中国点完了,比如盾构机。
当年我们为了打造西康铁路,得先挖通秦岭,于是从国外花了6亿元进口2台盾构机。后来自行研发盾构机,一台的成本只需要5000万元,很快占领全世界70%的份额,因为绝大部分都用于国内的隧道开凿、建水电站和地铁等等……也只有中国才有如此庞大的基建需求。
另一个是特高压输电技术,这领域中国也很强势,关键装备已经实现100%国产化,累积建成28条特高压线路,特高压设备的专利申请量占到全球总申请量的41.41%。
要点亮这个科技树并不容易,它必须具备几个前置条件,比如国土面积广袤并且全部国有化,市场需求量大,人口和煤炭资源分布不均,财政实力雄厚。
换句话说,俄罗斯有这样的国土面积,但经济条件支撑不起那么多条特高压线路;美国有这样的经济条件,但资源均衡,各州可以自行发电;欧洲各国约等于中国一省面积,根本用不到特高压线路,需求也不高。
另外特高压设备重达500吨,哪怕用液态氮气来换掉变压器油,重量也达到350吨,普通运输车根本吃不消,必须要由256个轮子支撑的85米平板运输车才能胜任,同时路桥承载能力和宽度也得考虑进去,每个环节缺一不可。
所以无论是西电东送,南水北调还是西气东输,或者像大型水电站,能跨越天堑的桥梁等等,先是有了庞大的需求前景,中国才能在大基建中持续优化升级自己的技术,将这一领域的专利都完全吃透了,顺势而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