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高科技被封锁了70年,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7)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中集集团的冷藏箱产量名列全球第一,因为它只需要负责制造技术含量不高的箱体,而冷藏箱的最核心装备是海运冷机,这个玩意必须要向外采购。
2021年,为了补齐自己的产业链短板,中集集团决定收购丹麦的马士基MCI,最后美国司法部以「反垄断」之名干涉,交易直接黄了,中集集团还要支付和解费用8500万美元。
除了《瓦森纳协定》组织,还有核供应集团、桑格委员会、澳洲集团和导弹技术管制组织,它们全方位管制军民两用技术的流通,防止落到中国手里。
在这种严格的技术封锁下,中国根本没法买来核心技术,买的的要么是完整阉割技术的车标使用权,要么是破烂不堪的瓦良格号航母,最终逼着自己去创新捣鼓,去集体攻关。
所以说,中国的全产业链非常完整,这真的不是什么好大喜功,什么民族工程好面子,是过去70年西方对中国的持续封锁,硬生生给逼成一个全产业链国家。
当前《瓦森纳协定》对中国造成的最严重威胁还是半导体产业。
从芯片设计到生产等多个领域,中国很难买到最先进的制造设备,一般都是要熬到外国的研究中心使用设备超过五年了,才会转卖给国内企业,导致我们半导体制造技术始终落后国际工艺2-3代,根本追不上三星和台积电。
而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也是循序渐进,一步步升级的。
2019年,美国先是禁止华为使用EDA软件和谷歌GMS框架服务,后来又命令台积电、英特尔、联发科和高通等美国公司,禁止给华为代工和供货,禁止所有美国企业对华为云提供产品设备。
2021年3月,所有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均不可以对华为公司提供半导体、电池、天线、电容元器件等。
现在,美国政府直接明牌,直接考虑切断美国供应商和中国华为的所有联系,这确实挺让人疑惑,华为作为一家中国企业,这几年为什么能让美国如此忌惮?
无论如何,华为这些年的业务发展并不算顺利,手机业务基本停滞,纵然有着庞大的专利技术,苦于国内的高端芯片代工迟迟没法国产化,更没能力制造7nm以上的精度芯片。
所以在短时间内,我们依然只能使用ASML公司出售的DUV光刻机,它虽然没办法像EUV那样直接制造高端的手机芯片,不过在绝大部分应用场景里,DUV光刻机也足够应付了。
过去芯片企业走的传统路线是SOC模式,也就是将各种功能,比如CPU、GPU、运行内存、5G基带和ISP等集成到一起。这条路线在以前性价比最高,也是最方便的,尤其适合手机这种狭窄密闭空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