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百态:全网最详细的英国文学汇总(30)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20世纪中叶现代派小说家已现衰势,主要英国小说家几乎都回到现实主义传统,虽然也吸收了现代派的某些手法,或另有开展,如走所谓“后现代主义”的路子。实验性写作当然并未绝迹,比如塞缪尔·贝克特、安东尼·伯吉斯等等。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爱尔兰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剧作家,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以创作荒诞派戏剧闻名。1969年,代表作品有《马洛伊》、《马洛纳正在死去》和《无名的人》、《等待戈多》等。
安东尼·伯吉斯(1917-1993):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他的小说包括描写大英帝国在远东没落时期的马来亚三部曲,描述一位隐退诗人和他的沉思的喜剧小说恩德比先生四部曲,描绘莎士比亚爱情生活的虚构消遣小说《没什么如太阳》,探讨道德选择的《发条橙》,以及1980年发表,获得评论者最高评价的《尘世权力》。
然而50年代以后的现实主义小说又有它本身的特点。明显的一点就是样式繁多。一连串相继问世的长篇系列小说就是样式之一。这类长篇系列小说或称“长河小说”(roman fleuve),首先在法国流行,创立者是巴尔扎克和左拉。代表有C. P. 斯诺:《陌生人和兄弟们》(1940—1970),共11部;安东尼·鲍威尔:《伴着时光之曲而舞》(1951—1975),共12部;多丽丝·莱辛:《暴力的孩子们》(1952—1969),共5部;伊夫林·沃:《荣誉之剑》三部曲(1952—1961);安东尼·伯吉斯:《马来亚三部曲》(1956—1959);劳伦斯·达雷尔:《亚历山大城四部曲》(1957—1960);奥利维亚·曼宁:《巴尔干三部曲》(1960—1965)和《东地中海三部曲》(1977—1980)。
C. P. 斯诺(1905-1980):反对使用意识流和隐晦象征等手法,也不赞同弗洛伊德主义和存在主义在文学中泛滥。他基本上继承了特罗洛普、萨克雷、乔治·艾略特、高尔斯华绥等作家的现实主义传统。代表作有《院长们》、《新人》、《探索》等等。
安东尼·鲍威尔(1905-2000):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他出生于伦敦,鲍威尔先后就读于伊顿中学和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获历史系学士学位。代表作有《伴随时光之曲而舞》、《买方市场》、《逆来顺受者的世界》、《在莫莉女士家》、《卡撤诺瓦的中国餐馆》、《临时国王》等等,被《时代周刊》 评选为自1923年以来“世界100本最佳英语长篇小说”之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