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陵水,看疍行四海!(15)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此谕一出,疍家不仅享有岸住或船居的自由,还获得了一视同仁的待遇。从此,疍家与汉、黎杂居,促进了海南民族大融合。
至清末民初,许多上岸居住的疍家人已适应了陆地生活环境,融入了当地族群。最明显之处,一是部分史上曾为疍家聚居地的地方,难觅疍户踪影,海口的攀丹村,地处南渡江与美舍河之滨,古称蕃疍、番诞,唐宋之际为疍家聚落,自宋代名臣唐震入居后,长期受汉文化影响,原有习俗逐渐隐没,唯一留下的,是上丹、中丹、下丹这些疍家人的习惯叫法。二是部分疍家被同化日久,逐渐忘了曾为疍家或已不被人视为疍家。最典型的例子是临高美良、美夏(上喊)和新盈港、调楼港(下喊)地区被当地话称为“喊家”的渔民。历史上,临高素为疍家聚居地,除方志记载外,在新盈的头咀和调楼发现的清代鱼课碑,记录了疍家事宜,几方面资料,都表明了疍家与“喊家”的密切关系。“喊家”或已渐忘过往,但仍有许多人未忘自己的疍家身份。昌江海尾村的疍家,全来自临高,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方式,都与临高“喊家”无异。
迄今,那里的人既自视为疍家,也被人认为是疍家。
应该这么说,至民国,海南的疍家已完成向近现代水上族群过渡。他们遍布海南岛沿海各主要港口,留在船上仍为疍,长期岸居则已为渔家。时至今日,疍家和其他族群的融合越来越明显。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海南的疍、渔素为一家,他们身份虽异,但同居一地、同耕一片海,同唱古老的咸水歌、哩哩美、调声,性相近,心相通,一直和睦相处……
海南访疍记——新馆落成,龙趸归海矣
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南处,有个南湾半岛,形似仙人抛出的神锚,在半岛前端勾出两个潟湖:新村潟湖和黎安潟湖。其中,新村潟湖是陵水疍家的主要聚居区。
此前,新村已去过多次。20世纪70年代前,新村一带的疍家人,一半生活在船上,一半住在海边的疍棚里。70年代末,不知何人先在潟湖里搭起了渔排,用于放养活鱼,后又开起海鲜店。新村的对面是南湾猴岛,上岛必经渔排。登排,网箱里皆是各种各样的鱼类,喜欢即捞。待其烹齐,即在食轩上边观海景边食之,好生快意。就这样,渔排自然而然成了新村一景。20世纪90年代,政府为改善疍民生活,给地盖房,疍棚慢慢消失,渔排渐渐兴起,最后形成了海南最大的水上疍家聚落。

走进陵水,看疍行四海!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