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殷墟古墓里的秘密,被掩盖了3000年多的酷刑(4)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占卜当中商王所提出的问题通常会刻在甲骨上,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甲骨文,占卜活动在商朝是全民性的,不仅国王占卜,一般的市井小民也占卜,但是献什么祭,杀什么牲,这个规模和规格就完全不一样了。祭祀是商族政治活动当中最重大的一件事情,他们根据被献祭的神灵是谁,献祭目的是什么,决定用什么样等级的祭品,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献祭。商朝人祭的主要来源是战争当中所抓获的异族的男女,除此之外,商朝的附庸国们也会进贡所抓获的异族的人牲。居住在中原西北部的羌人是人祭的最主要来源,商王尤其喜欢把俘获的羌人首领杀掉献祭,还在他们的颅骨上刻字来纪念胜利。这也为后来的周灭商埋下了伏笔,因为取代商朝的周人就是羌人的一支。
现在发现的献祭的人牲,男性远多于女性,献祭的方法也因为人牲的性别而有所不同,对于男性人牲主要采取斩首的方式。其实我们现在很多的中文常用字,在甲骨文中都是对人祭仪式的描绘,比如“伐”字就是来自于斩首这种献祭方式,在甲骨文当中,伐看起来就是把一柄戈架在了人的脖颈上。甲骨文中的“卯”字看上去就是把一个物体一劈为二,卯,这种方法对牲畜和人牲都适用,比如甲骨文中就有这么一句,“卯五羌二牛”。
还有一种献祭的方法就是焚烧祭品,甲骨文当中用"烄"这个字,它的字形就是把祭品放在火上烧烤,这是甲骨文已经发现的卜辞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献祭方式。这种方式主要是用来祈求神灵降雨,被烧的对象主要是彝族的女性,也有可能是等级比较高的彝族女巫。还有一种常见的献祭方式是“胹”,就是把祭品煮熟,然后献祭,也就是我们开头所讲到的两座殷商大墓中的两个青铜蒸锅里的故事。这种烹的做法在人祭风俗消失很久以后的战国时代还有保留,只不过当时是作为一种处决犯人的酷刑存在的。细细算来,商人献祭的方式有11 种之多。
商朝中期,盘庚王把国都迁到了殷这个地方,之后商朝又从低迷中雄起。中兴之主武丁大帝战功赫赫,到处开疆拓土,因为打胜仗多,当然战俘的来源就多,同时也就把人祭推向了一个高潮,史称武丁中兴。在武丁王时代,现在能够找到的甲骨文残片就记载了5000 多人,被作为祭品,最夸张的一次是一回就献祭了1000 人。
武丁之后,随着商朝的国力一步步衰弱,商王献祭的人数也递减。到了纣王,也就是帝辛统治的时代,国力已弱,能够抓到的战俘和彝族奴隶的数量远远比不上武丁时代。但是帝辛仍然很勤恳地拿羌人献祭。人祭文化对于居住在商朝周边的彝族方国来讲,是一种可怕的记忆,它既是一种暴力威慑,也是在播种仇恨。当怨恨积累到一定程度,那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