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宁静的雨|《阳光灿烂的日子》(7)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为什么姜文要一再地质疑自己?
因为他要让观众保持理性地思考,而不是盲目地接受一个结论。
而这种处理方式,源自布莱希特戏剧理论中的「间离效果」,又叫「陌生化效果」。
说起来有点复杂,我们先提一个你更熟悉的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就是写《演员的自我修养》的那位。
他的理论和布莱希特刚好相反,他提倡的是「制造共鸣」,也就是通过创造一种虚拟的真实,将观众完全代入其中,并下意识地接受剧中人的情绪和观点。
听起来很美妙,对不对,可我们换个词,就没那么美妙了,比如「洗脑」。是的,如果简单粗暴地理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观,是带有洗脑倾向的,他希望观众可以暂时忘掉自己,只沉浸在戏剧营造的真实中。

那年夏天,宁静的雨|《阳光灿烂的日子》


而德国人布莱希特可不这么想,他拒绝营造共鸣,转而强调「思辨」的重要性。这或许也是俄国人和德国人的差别。
布莱希特在书中写道:
(观众)接受或拒绝剧中的观点或情节,应该是在观众的意识范围内进行,(而不是下意识地接受)。
也就是说,电影应该找到某种方式,使观众保持理性,随着剧情思考,并自己做出判断。
如何做到?
就是通过制造「间离效果」。即建立一个世界,再打破一个世界,在观众每每就要沉浸的时候,站出来提醒他们,喂,这不过是一场戏,你可别被骗了。
只有这样,观众才能与影片保持一种微妙的距离,始终处于冷眼旁观的状态。
这就是姜文采用的手法。

那年夏天,宁静的雨|《阳光灿烂的日子》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