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人“缘”来福建游子(14)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由移民集资建造的北岙三官堂(太阴宫)、东沙妈祖宫、元觉天后宫、北岙岭背三官堂、沙岙太阴宫、霓屿布袋岙太阴宫、后垄天后宫、霓屿长坑垄田岙宁海寺、鹿西山坪清福禅寺、大门岙底清福寺、东屏中仑真武殿等等,都有近300年或300年以上的历史,并且建造规模和格局也有一定提升。例如,东沙村建于乾隆年间的妈祖宫,该宫坐北朝南,建筑风格与福建的妈祖宫相似,系木结构,由门厅、戏台、两厢、拜亭、畔室、大殿组成合院式。每逢妈祖诞辰,便通宵达旦祭拜,热闹非凡。
移民主要信仰释(佛)、道(神)两教,相互渗杂不分。一部分回族,例如寮顶村郭氏福建时与汉族杂居,伊斯兰教信仰已发生“汉”化。后期,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和渗透,部分移民也转向信仰基督教。
后期,随着闽南文化和东瓯文化的长期交汇融合,相互渗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文化。 2、乡土建筑
2.1民居建筑演变
早期居民活动是候鸟型,以季节性生产为主,每逢鱼汛,渔民上岛结“庐”小住。“庐”即为“渔寮”,“渔寮”是个草棚,为临时性的居住、储物建筑,一般是用毛竹架成人字形支撑屋顶,四壁没有固定的遮风围墙,或稍加矮墙,或用几张草席作挡风墙,上面覆盖稻草或野生茅草作寮顶,再用草绳网加固。在“渔寮”外往往还有一个较大的土灶,又称“炊虾灶”,除用以起灶烧饭食用外,主要功能还是用于鲜小虾的炊煮加工,煮熟后晒干,渔汛结束时运回大陆出售。此后,“渔寮”或撤除,或保留,待来年渔汛备用。唐宋以后,为图渔汛方便,全家搬来在此建“茅草房”长期定居。“茅草房”俗称“草屋”,四周有固定的块石围墙,其间用石块压脊,绳网罩顶,以防大风揭起。屋基多选在背风朝南的山坳处,既防台风侵袭,又预防海盗抢劫。“草屋”的形状近似金字塔,四周筑有矮墙,并在大门入口处建筑瓦顶墙门,故有“草屋瓦墙门”之说。
“庐”和“茅草房”均一层结构。
以上这两种我们所知的建筑一直延续到上世纪50年代左右,除了个别富裕人家外,绝大多数的居民家里的房屋都是这样两种结构。现在,霓屿个别山头还能见到用于渔汛临时栖居、堆放渔具或暂避风雨的这两种建筑。但解放后,我区的考古又有了新发现,证明洞头在这些时间段还有另外的一些建筑形式存在。例如:1958年,后寮村大垄岭下兴修水利,出土大量唐末、宋初时期的寺庙专用砖、琉璃瓦片、屋脊、石柱、石板,证明此处曾建有大型禅寺;1978年,开挖洞头至东岙公路,发现晚唐瓷器,有砖、瓦、屋脊等,证明当时的洞头已有除“渔寮”和“草屋”的第三种以上的建筑形式。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