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头人“缘”来福建游子(8)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雍正五年(1727),清政府再开南洋“海禁”,但有所限制。直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清政府才正式废除“海禁”。
明清时期,政府在“海禁”、“开海”、“迁界”之间徘徊,对中国沿海经济产生了恶性影响,堵绝了沿海人民的正常谋生之路,百姓颠沛流离。其害福建首当其冲,泉州、漳州、福州甚为中心。福建得天独厚的地理区域,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福建,有句话叫做:“海者,闽人之田。”沿海地区居民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北宋时期,指南针的发明使用提高了续航能力,不少福建人驾船远洋捕捞作业,或浮海载货北上南下开始海内外贸易。宋南渡时期,财政十分拮据,市舶收入成为一项重要的财政来源。宋先后在泉州设立福建布舶司与“来远驿”,福州海口镇设沿海巡检,负责对外事宜,“巡捉私茶盐矾,防护番舶。”元时期,福州、泉州、漳州造船业发达。尤其是,泉州港得地理之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对外通商口岸,进入鼎盛时期,成为世界东方的最大贸易港口,号称“梯航万国”。
据史料记载,元时期泉州 “蕃商 ”踵至,“蕃舶”鳞集,“蕃货”山积,“过蕃谋生”,“蕃人”、“蕃事”、 “蕃物”,诸“蕃”荟萃。明清时期,泉州港急剧衰落,蕃客群体渐趋消亡,贸易盛况不再。生活无着的百性被迫逃亡海上,或铤而走险,“或为犯乱”。据《华夷变态》载:“因迁界很多百姓丧家废业,沿海居民是依海边为生。迁界后,无家可归,无业可营,故有很多饿死或变成游民。于是就有很多百姓不惮禁令,越界潜出,归锦舍(即郑经)充兵卒”。“勒期仅三日,远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逾二日,逐骑即至,一时跄踉,富人尽弃其资,贫人夫荷釜,妻襁儿,携斗米,挟束稿,望门依栖。” “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海禁一严,无所得食,则转掠海滨”。 “东南诸岛夷多我逃人佐寇”, “民被迁者以为不久即归,尚不忍舍离骨肉。
至是飘零日久,养生无计。于是父子夫妻相弃,痛哭分携。斗粟一儿,百钱一女。……其丁壮者去为兵,老弱者展转沟壑。或合家饮毒,或尽帑投河。有司视如蝼蚁,无安插之恩;亲戚视如泥沙,无周全之谊。于是八郡之民死者又以数十万计。” “民死过半,枕藉道涂,惨不可言”。
据小北岙《侯氏宗谱》序载:“小北岙侯氏由来远矣,溯其始,自闽徙居同安县美人山竹园村,乾隆年间因遭洋匪之乱,避居玉环山状元岙、小北岙,则自日茂公始,迄今六传几百余载”。据小朴村《林氏家谱》序载:“明末清初闽南海乱而百姓流离失所,我祖之名讳去向无徙,稽考其母郑氏挈公茂华八岁避乱迁徙”。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