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喜剧江湖,再战40年(4)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在中国很多喜剧人都能编能写能演,身兼多职。”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很多喜剧人平时的生活都没有保障,比如喜剧圈的一位山东编剧,平时表演脱口秀,一周有两三场演出,一个月大概演10场能赚两三千块钱,可以说如果光靠表演脱口秀生存的话,基本上就得饿死。
中年喜剧人张祐维说自己是“没有公司、没有经纪人、没有代表作,也没有任何能够维持自己生活的固定收入的方式”,挣扎着在喜剧的小天地里沉浮,他自称是喜剧圈的“梭边鱼”。“喜剧其实很难,让人发自内心的笑,比让人感动、让人哭都要难,但是喜剧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仍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喜剧节目出现,有越来越多的演员投身喜剧行业。”张祐维对记者表示。
他用坚定的语气说:“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喜剧,在舞台上存在着、表演着,也觉得开心。非常希望自己以及和我一样热爱喜剧表演事业的演员朋友们,能够坚持自己喜剧艺术道路的同时能‘养活自己’!”
但对喜剧演员们未来的发展,喜剧市场的格局变化等问题,米未及爱奇艺方面并未回复记者的采访。
分裂的上下游
中国喜剧产业不成熟的问题不仅仅表现在喜剧人身上,也表现在喜剧厂商的身上。
李飞告诉记者,他在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写段子,吸引了不少节目组的关注,后来他考上了公务员,在税务局一边工作一边给《今晚80后》《郭的秀》等栏目供稿,直到2017年,笑果文化把他从体制内“挖”出来。这是喜剧人的常态——为喜剧节目供稿、写段子,或者自己边写边演。一个几分钟的喜剧节目可能需要准备上百个段子,而喜剧节目的无法复制性还要求这上百个段子并非“老梗”。
喜剧节目对创意的渴望更甚其它影视行业,但喜剧人却遭遇生存和上升空间的“围困”。
《报告》指出,现在影视行业都是明星为大,作品都是IP改编,原创编剧得不到重视。产业不成熟,喜剧演员、编剧收入少,人才留不住,加上培训体系不完善,这些都限制了产业的发展。没有上游输送人才,下游的喜剧节目、影视就容易陷入同质化、没创意的困局。
也就是说,一边是喜剧人“吃不饱”,整体收入偏低,另一边却是喜剧节目找不到人才,易同质化。
这样不完善的产业也造就了喜剧行业一旦有过硬品质的节目就成“爆款”的现象,但这绝不意味着喜剧内容创作公司就能够“独大”。
《报告》提到,喜剧内容创作公司收入水平的天花板很低。线下喜剧表演口碑好,但市场规模小、利润低;综艺节目广告收入高,但周播的频率对演员及编剧的消耗太大,容易导致创作枯竭,可持续性差;影视行业门槛高且票房波动性大,如果没有好的剧本及导演,大部分作品都只能沦为“影院一日游”。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