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佳缘属于“上世纪”(2)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我们好奇的是以下三个问题:
1、初代目“世纪佳缘”等是如何让爱情变成一门买卖的?
2、互联网婚恋平台的商业模式究竟有何局限?
3、迈入“社交时代”,婚恋新老势力胜负几何?

初创起点强调“严肃”


2003年,来自湖南的湘妹子龚海燕读研究生时,在复旦大学宿舍里创办了“世纪佳缘”,起因仅仅是因为自己曾因相亲上当受骗。这位曾在珠海辍学打工三年,后以县文科状元考上北大中文系的女性实干派是一个天生的“红娘”。比起龚海燕,人们更喜欢称她为“小龙女”与“网络第一红娘”。8年后,她的世纪佳缘在纳斯达克上市。

世纪佳缘属于“上世纪”


彼时,百合网创始人慕岩和田范江还在艰难创业。这两位创业者刚刚经历了第一次失败——2000年,他们做了一个装修网站。随后,赶上SNS浪潮做了一个社交网站,由于没有得到投资,依然失败了。很快,他们嗅到了相亲网站的风口,受match.com等美国相亲网站的影响,百合网应运而生。
同样是2005年,相似经历出现在珍爱网的创始人李松身上。这是一位海归金融博士,前摩根士丹利公司亚洲区执行董事。珍爱网是他的第三次创业。与慕岩和田范江敏锐地嗅到机遇不同,李松的第三次创业显得“糊里糊涂”。出售第一家创业公司后的第二年,李松在家闷得慌,又跑去深圳折腾,花了100万买了一个通过分享音乐链接交友的个人小网站。音乐没做起来,他却在运营过程中发现,其用户大都是借音乐谈恋爱,“这对我有了启发,也让我最终选择做互联网婚恋行业。”
巧合的是,尽管动机不同,但无论是龚海燕,抑或是田范江与李松,在回忆企业初创的起点时,都提到了“严肃”——想要创立一个更为严肃的婚恋网站,这与当时的中国婚恋市场特点有关,草根色彩浓重,一些非正式婚恋机构往往“一间屋子、一部电话、一个工作人员”就能营业。
这种粗糙反映出的是传统婚恋机构的疲态:一方面地域性强,只能做区域生意,难以规模化扩张;另一方面,服务模式单一,仅仅是依靠红娘,难以体现服务差异化。这进一步导致了盈利模式单一。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