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怒汉》与《十二公民》:一个故事,两种文化,不同观感(3)
2023-04-23 来源:飞速影视
国情与时代不同,所以在这里对比制度的优劣性是不合理的。让我们探讨影片折射出的一些社会问题。
案件演变成一名从小被收养的富二代被控杀害亲生父亲。某政法高校模拟法庭,就案件展开辩论。学生们的父亲作为陪审团观摩整个审判过程,最后也是在一个房间内讨论最终审判结果。因为模拟法庭关乎孩子的学业成绩,所以12位“陪审员”都老实地配合整个流程。
讨论的过程改编自《十二怒汉》,从第一轮投票11:1而开始了正片。与美版的炫耀意识不同,《十二公民》的情感冲突更加强烈。
现在很多人都焦虑没有耐心,连自己看视频都加速开弹幕,更别说大家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讨论彼此持有不同观点的事情。
组成12位中国陪审员的也是性格鲜明、不同职业的一群人。有出租车司机、医生、房地产商、保安、收租人、检察官、小卖部老板……十二个人都基于自己的立场展开辩论。
同样的案件和环境条件,为什么《十二公民》中的人物情感冲突更加强烈?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现如今生活压力大,各种矛盾、困惑压抑着我们。如果我们情绪没有很好地释放,就会影响我们处理事情的方式、判断事物的标准。
二、《十二公民》中体现的情感需求
他们相信证词和证人,可是在这些证据里,也包含着他们的情感需求。他们部分人选择的并不是全部的事实,而是符合他们情感需求的真相。当然,他们并非有意这样做,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
在影片的开头,就反映出了舆论的力量。当大众知道嫌疑犯是一个富二代时,舆论就已经给他定罪了。
“他是个富二代,娇生惯养的。”
“一身臭毛病,整天闹事。”
根据这些刻板印象,大众肯定了有罪的判断,其中经常上网看案情的陪审员也因此影响了判断。可能出于妒忌,也可能被不公平地对待过,总之我们大部分人会将不好的标签习惯性地加给富二代。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