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天空——镇原县文学事业发展百年走笔(杨佩彰)(10)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唐代文学的繁荣,与唐代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唐朝建立不久,经济就从隋末的大破坏中恢复过来,并迅速得到发展。国力的强大,以及唐人恢弘的胸怀气度与对待不同文化的兼容心态,创造了有利于文学繁荣的环境。
就安定的皇甫家族来说,其人物辈出,稽史可考者就达36位。从其文学成就来讲,皇甫镛则是这个时期的佼佼者。
皇甫镛(788年—836年),字和卿,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生于唐德宗贞元四年,卒于文宗开成元年,年四十九岁。擢进士第,为殿中侍御史,转河南县令,迁河南少尹。著有《皇甫镛集》十八卷及《性言》十四篇,并传于世。
皇甫镛工诗善文,是唐时镇原的代表诗人。因年久时湮,今仅存《和武相公闻莺》一首,收入《全唐诗》卷318中。诗云:
华馆沈沈曙境清,
伯劳初啭月微明。
不知台座宵吟久,
犹向花窗惊梦声。
诗的大意是:华丽的馆舍内有点昏暗,月光转明,伯劳鸟以为天亮开始啼叫,不知道台座上的人已经通宵吟诗很久了,还在向着窗外鸣叫去唤醒梦中的人。
皇甫镛死后,他的友人、著名诗人白居易为其作《唐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墓志铭》,可见皇甫镛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望。可惜《和武相公闻莺》硕果仅存,难以洞窥其诗作全貌。
(7)张中孚与《蓦山溪》
有人说,“宋代的文学,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展起来的。”在“诗歌方面,注重反映社会现实,题材、风格倾向于通俗化。这两种趋势得到继续发展,最终形成了与唐诗大异其趣的宋诗。词这种新诗体,到宋代达到了巅峰状态”(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词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它或者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或者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
宋代镇原文学的主要成果以诗词为主,表现出了作者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忧患意识。不过这个时期的诗歌传世者甚少。
张中孚,字信甫,号长谷老人,安定临泾(今镇原)人。父亲张达,官至宋朝太师,封庆国公。张中孚凭借父荫,由承节郎身份进入仕途。后来在吴玠、张浚指挥下参加抗金战争,立功授知镇戎军兼安抚使。后降金。他不仅是一名官员,还是宋代的文学家,《中州乐府》就收入他的《蓦山溪》一首。词曰: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