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是一座流动的“伤城”(5)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此时,香港电影,主要是南移的上海人撑起来,国语与粤语平分秋色。所以有香港电影源于上海之说。
香港的“娱乐教父”邵逸夫,将上海的娱乐模式迁移到了香港。
邵逸夫,出生于浙江宁波镇海,在中学时与包玉刚、赵安中、包从兴为同乡。邵逸夫早年赴上海就读,后在沪创办天一影片公司,进入娱乐圈。
受战乱冲击,邵逸夫将影业迁移至香港、南洋一带。
二战后,各派都将香港作为角逐之据点,电影成为输出文化力量的工具。邵氏兄弟的影业公司,在香港遭遇“电懋”和“长城”两大电影公司夹击。
1957年,邵逸夫回港以32万元买下清水湾一块地皮,兴建邵氏影城,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从此,市场最终占据了主导权,香港娱乐业进入邵氏兄弟时代。
邵氏影片具有非常浓厚的“怀旧民国风”、“上海滩情结”,电影人喜欢以“武侠”为主题表达离国漂游的乱世情怀:
“张彻拍了近百部江湖故事,不厌其烦地叙述乱世恩仇;李翰祥则借历史奇情以怀古;胡金铨的武侠中,把时代背景放置在乱世明朝以隐喻香港的离散经历。【2】”
张彻在上海长大,与蒋经国关系不错,在香港加入邵氏后,拍摄了《独臂刀》、《金燕子》、《十三太保》、《马永贞》等佳作。
为了拍《十三太保》他在香港某处搭外景,由于电影过于血腥,导致忌讳的村民和剧组冲突,由此也促成了邵氏片厂的建立。
李翰祥、胡金铨,与马力、沈重、宋存寿等七个人,在1953年除夕夜九龙界限街107号结为异姓兄弟,称为“七大闲”。
胡金铨在邵氏拍摄了香港第一部新派武侠片《大醉侠》(1966年),郑佩佩出演女侠金燕子。之后,胡金铨还在台湾拍摄了《龙门客栈》。
李翰林,是邵氏早期的顶梁柱,于1948年经上海,持导演沈浮介绍信赴香港投石问路。
加入邵氏后,李翰林拍摄了古装彩色黄梅调歌唱片《貂蝉》,以及斩获票房冠军的《杨贵妃》。紧接着,李翰林趁热打铁抢拍《梁山伯与祝英台》,此片创下年度票房总收入八百余万新台币的纪录。
在香港,李翰林刮起了一阵黄梅戏旋风,迎合了当时移民者的文化怀古情结。
与梁羽生一起工作的查良镛,弘扬前者开辟的新武侠之风,从1955年开始以“金庸”为笔名,连载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此后,一发不可收拾,直到1972年宣布封笔,退出侠坛,金庸整整写出了一副“对联”,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武侠世界。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