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朱鹤张佳佳钟益」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下行的底层逻辑(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Eichengreen et al.(2011)利用人均收入预测经济增速的变化。他们利用1957~2007年的国际数据,构建了经济体快速增长然后放缓的样本。这类经济体需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人均GDP(2005年不变国际价格)超过1万美元,二是某特定时间前7年(t-7)平均增长率超过3.5%,三是某特定时间后7年(t 7)平均增长率至少下降2个百分点。他们的研究表明,对大多数增长放缓的经济体而言,增长放缓集中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和人均收入水平,仅有少数经济体经济增长逐渐放缓。当经济体的人均收入达到1.7万美元(按2005年不变国际价格计算)时,经济增长率至少下降2个百分点,其估计中国将在2015年或之后不久达到这一收入水平。通过将经济增长放缓分解为资本存量、劳动力、人力资本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四个方面,他们发现在经济增长放缓前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从3.04%下降到0.09%,能够解释85%的经济增长放缓。
2 相对收入假说
“相对收入假说”以一个经济体相对于前沿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人均收入差距来确定经济增长潜力,强调跨国增长的“收敛”规律,即当一个经济体的人均收入水平逐渐接近前沿发达国家时,相对于前沿国家的学习空间(赶超空间)收窄,经济增速会逐渐下降并收敛至与前沿国家相近的水平。
“相对收入假说”代表性观点由林毅夫、张军等学者提出。核心观点包括:
林毅夫(2013;2014;2021)认为,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是劳动生产率在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取得的结果。发展中经济体在追赶过程中可以借鉴学习先发前沿国家的技术、产业和制度,其相关成本和风险都低得多。他强调中国在过去40多年高速增长的最重要决定性因素是充分利用了与发达国家的产业技术差距所蕴含的后来者优势。中国未来发展潜力不是看现在的绝对收入水平,而是要看中国现在跟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收入水平之间的差距。中国的人均GDP相对前沿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中国经济下行主要来自外部因素、周期性因素。不仅是中国,其他国家与金融危机之前相比也都有非常显著的经济下滑。林毅夫(2021)最新的研究指出,2019年中国人均GDP为美国同期的22.6%,相当于1946年的德国、1956年的日本、1985年的韩国与美国收入水平的差距,这些国家在此后16年的平均增速达到9.4%、9.2%、9.0%,由此推断中国未来16年(从2019年算起)增长潜力也约有9%,考虑到人口老龄化因素,下调至8%增长潜力。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